史如意和紫煙她們家通了氣,若是還有人上門遞箋子要訂點心,就請他們到祥和齋來。
這以后,祥和齋就是她固定售賣花點的地兒了。
史如意這幾日在大廚房忙完,就跑來和梁翁學做點心。
梁翁先讓史如意按她自個兒先前的法子做了一輪,越看,眼睛瞪得越大,到最后,直接唾沫橫飛地訓起人來。
從點心的用料,到揉面團的功力,再到火候的掌握
“沒有一個是學到家的
難為竟有這么多老爺太太愿意買你做的點心,沒吃死個人,真是老天保佑。”
史如意沒忍住噴笑出聲,立刻就挨梁翁瞪了一眼。
“還敢笑
現下你是我徒兒了,做出這種點心,走出去那都是丟我的臉”
史如意連忙收斂笑容,輕咳兩聲,再正經嚴肅不過地點頭。
于是從最基礎的教起,單是做桃花雪媚娘用的糯米粉,其中就有十幾種講究。
史如意之前做雪媚娘用的是全糯粉,吃起來柔韌十足,但容易松散、漲發。梁翁教她往糯米粉里頭摻入些許粳粉,這般蒸出來不易粘牙,硬度也會稍稍增大。
她們二人嘗試了幾番,最后才定下糯粉與粳粉“八二”的比例,是為最佳。
改進過后,輕薄雪白的一層皮子,望之晶瑩剔透,聞之清香撲鼻。
史如意興奮得不行,別看這只是小小的一點改動,點心的質感瞬間更上一層了。
為了把雪媚娘調成桃花瓣一般的緋色,她們先后用了炒熟的紅豆沙、葡萄皮研磨的汁液最后還是選定了醉人的桃花醬。
做出來的粉白團子顏色鮮嫩,如少女唇上的胭脂,自帶一股花香的芬芳。
也算不負這“桃花雪媚娘”的美名了。
史如意絞盡腦汁,回憶腦子里那些點心的新鮮做法,和梁翁描述一番,兩個人商量琢磨,最后總能做得八九不離十。
梁翁一談起做點心,仿佛瞬間年輕了幾十歲似的,沒了之前那股衰弱勁,整個人精神抖擻。
梁婆婆抱著花花,和史如意咬耳朵,偷笑。
“這老頭子啊,嘴上從不夸人。
晚上小如意你走后,我們仨在屋頭用膳,老頭子總是如意長、如意短的
如今頓頓都能用得下飯了,還經常喝點小酒呢。”
史如意聽她這般說,想起梁翁手腳晨僵、腫脹的毛病,心頭擔憂。
讓梁婆婆準備生姜、大蔥、辣椒這樣,同面條煮食,趁熱吃了排出汗來,連吃十日,看看有沒有效果。
“我爹還在世時,據說也有這個毛病
我娘聽人說了這個偏方,煮了面條給爹吃,不說全部治好,至少能有所緩解。”
梁婆婆心中一動,為著這手腳的問題,羅娘子沒少給梁翁找郎中來看。
只是哪位郎中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推說是因著年紀大了,身子虛弱之故,給他開了補身子的湯藥。
日日喝著,嘴里那味又苦又澀,影響做點心不說,喝了足足半年也不見好。
最后梁翁生氣,也不肯再看郎中,自個兒就把湯藥停了。
梁婆婆摸摸史如意柔軟的發頂,目露慈愛,“好嘞,婆婆今個兒晚上就下面條啊。”
反正這幾樣生姜啥的,都是廚房里頭的常備之物,試試也無妨。
這回梁婆婆學聰明了,她打算說是如意孝心,特意幫老頭子尋來的法子。
那老頭子最是嘴硬心軟,若是這么說,他嘴上埋怨,背地里一定會乖乖用完這面條。
初四那日,史如意提前向梁翁告了假。
拖著嘟嘟囔囔的香菱,趕集買了新鮮的菜和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