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之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損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云滄海一開口,并沒有講解任何道法,而是將道德經挑選其中的幾段,講了一遍,每講一段,他都會停頓一會兒,緊鎖眉頭,好像在思考什么。而在這過程中,方圓十里的天地靈氣仿佛受到了什么吸引,紛紛向云滄海所在的大船處聚攏,并在他頭頂形成了一團五色彩云,隨著他講道的深入,靈氣越來越濃,后來,他每講一個字,五色彩云中都會飄落一片金色天花,這金色天花都是有濃郁之極的天地靈氣凝聚而成,落到哪個人身上,就會憑空為他增加一年的修為。
那些聽到的人,都在云滄海講了第一句話時就紛紛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境界中,心無他物,只有在蒲團上講道的云滄海和他所講的道德真言,連后來天上飄落的金色天花也視而不見,而每個人的反應也有所不同,有的聽得面帶微笑,飄飄欲仙有的激動地熱淚盈眶,渾身顫抖有的記得抓耳撓腮,牙關緊咬種種神態,不一而足。就連鑒真也是聽得連連點頭,經常會露出心有所悟的表情,顯然大有收獲。
云滄海慢慢的也漸入佳境,講道中間的停頓也越來越少,面色越來越舒暢,漸漸的,講到的范圍也不光集中在道德經上,開始向佛、道、儒、法、墨等等各大學派擴展,隨著他講道時間的推移,云滄海身上也開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先是青、白、赤、黑、黃五行之色,而后是金、銀、藍、紫等等無窮光、無量色,最后,所有光芒形成了一團形如琉璃,閃耀著各種顏色的光圈,虛浮于云滄海頭上。
時間過得飛快,等到云滄海停口,種種現象才一一消失,而那琉璃色的光圈也引入了云滄海的頭部,在額頭形成了一個淺淺的肉色印記。眾人也紛紛醒來,云滄海觀看了一下天象,不由得也很是驚訝,這次講道,竟然足足進行了九天九夜
當然,由于講道過程中天地靈氣的補充,眾人都沒有感到饑餓,倒是紛紛懇求云滄海下次再為他們講道,云滄海這次顯得很好說話,微笑著當場就答應了,這也是因為云滄海此時的心情很好,因為,這次講道的收獲實在是太大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