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樂為先前確實編織了謊言,聲稱能保全他兩位侄孫的生機,然而待明日踏入金鰲仙殿,在何世民雷霆之怒下,諸多事務恐難以把控。何樂為原本只為泄心頭之恨,欲借祿東贊麾下之人懲戒囂張之徒,卻不料今夜之事竟演變至此般境地。
老者的眼中閃爍著怒火,何樂為之前確曾保證過保住他倆孫子的性命,然而此刻卻改口另述,何樂為亦只能令人將其帶離,畢竟人在修真世界,身不由己,此乃常情。
“殿下,長孫大人請您移駕。”
尚有兩個時辰便需臨朝議事,何樂為正欲尋一處靜謐之地調息修煉,哪知長孫府邸的仆從忽然前來傳喚……
“破塵男兒”
對于發生在自家門前的風波,長孫無忌自是一清二楚。本欲置身事外,求個清凈,怎奈短短兩個時辰,何樂為已將整個京都攪得天翻地覆。長孫無忌聞悉此事時,已是悔之晚矣。
封家雖不可小覷,但在浩渺的大唐仙域中,不過二流勢力罷了,其人脈牽扯有限,頂多也就是些姻親故交,翻不出多大的浪花來。可博陵崔家又當如何?
那可是盤踞一方的巨擘,即便相較于清河崔家稍遜一籌,但其實力仍不容忽視,在五行七界的勢力排行中位列上游。如今封家老人已然將一切都托付于何世民,這一燙手山芋豈不是生生丟給了他?
一路上,何樂為思緒紛飛,總算明白了其中利害。現今該尋覓之人皆已找到,然而所引發的波瀾之廣,卻是超出了他的預料,原只想阻止祿東贊與長孫娉婷的仙侶聯姻,未曾想卻揭露出如此巨大的蛀蟲。
以往在凡塵俗世觀劇之時,何樂為總覺那些公之于眾的事情不夠真實,為何不將一切內幕公之于眾呢?那時身為凡夫俗子的他還曾抱怨朝廷不盡職守,如今當他身處高位,方知曉有些事確實不宜公示天下,對修士并無益處。
“舅公。”
即使貴為皇太孫,何樂為面對長孫無忌仍恭謹有加,此舉令后者心中稍感寬慰。然而,今夜這場鬧劇該如何收場,依然是個棘手的問題。
“證據都搜集齊全了?”
長孫無忌的手下遍及長安城內外,除何世民外,無人能及。因此,在情報搜集方面他們亦是頗有建樹。
“全都找到了,但現在有一個難題……”
何樂為將詳情如實相告,長孫無忌聽手下簡要匯報,得知前兩日何樂為竟然直闖博陵崔家,并且動用了幾位關鍵人物,不由得面色漸沉……
對于他們的修煉之事,我早已有所聽聞,卻未料竟牽扯至如此深淵,你此番舉動確有建樹,至于是得嘉獎抑或受懲處,一切皆須看天子之心意而定。\"長孫無忌言語間,目光投向北方的皇家仙宮方向,假若他身居帝位,此次怕是不會輕易褒獎何樂為,甚至可能加以嚴詞責罰。倘若何樂為所揭示的證物中隱藏著對天策大唐不利之秘辛,便如同昔日侯君集之事,天子必不容情,發現誰勾結外敵便會毫不留情地予以鏟除。然而如今,何樂為僅尋獲了一些過往的靈訣往來與情報通報,對整個大唐并未構成重大危害,故天子是否痛下殺手,實難預料。
其實修行之人行事亦如常人,竊賊盜取了你的一萬塊靈石,你擒住他必定恨之入骨;若他在欲行盜竊之際即被發現,頂多也只是將其驅逐出境。現今祿東贊便是意圖竊取秘寶,卻被何樂為及時察覺并擒獲,此事即便上報天子,也不會引起軒然大波。
至關重要的是,在封家之人落網后,博陵崔氏一族已然知曉此事。如此顯赫家族敢于對抗朝廷,他們會如何應對,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長孫無忌原想提點何樂為一二,但在了解全盤情況之后,卻發現不知該如何開口。次日早朝之上必然熱鬧非凡,何樂為恐將面臨諸多質疑與指責,然而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今何樂為已登上皇太孫之位,滿朝文臣武將贊譽之聲不絕于耳,明日究竟會有哪位臣子站出來挑起事端,也能讓何樂為看清其潛在之敵,這同樣是一個顯露鋒芒的機會。
雖在長孫無忌處未能獲得教誨,何樂為并未沮喪。畢竟他自己已是修行有成的成年人,行事不可一味依賴他人,自身必須具備判斷力。否則一旦行事不慎,將來必難收場,屆時只會自食惡果。
“若天子果然降罪于你,我會在旁為你辯護幾句,你岳父大人也會為你求情,諒不會有太大變故。但你務必謹慎言辭,切勿再觸怒天子。”
長孫無忌留下這些話后,便轉身離去。何樂為深知此刻不宜逗留,天還未破曉,早朝即將開始,他自然不能直接從此處直奔皇宮。
“樂兒。”
離開正殿后,何樂為邁向大門,忽聞有人呼喚自己,身旁飄然而現一名身著白裙的佳人,正是大小姐長孫娉婷。
“你這日子算是沒法安生過了吧,剛剛晉升為皇太孫,本該好好享受榮華富貴之時,為何又要這般自找麻煩?京城里那么多人,又不止你一個修真者,何苦非要揪出那些潛伏的魔修?就不能消停兩天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