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碧月對何笑塵關懷備至,卻不知他為何要涉入這場紛爭。何笑塵望著長孫碧月那傾城傾國的仙姿,驀然間察覺到自己觸碰到了不應涉足的情感領域,但他面上并未流露出分毫。
“恰巧撞見此事,那些修行魔宗之人竟在府邸之外窺探,姨母出行必定不便,我本欲代你掃除此患,哪知背后隱藏著如此巨大的詭計。如今局勢已成,明日清修大會之上,便需看我如何應對了。”
何笑塵苦笑一聲,緩緩道來。眾人皆知五行奇網與朝廷向來針鋒相對,然而朝廷上下對此事一直避而不談。如今何笑塵卻將其拋諸朝堂之上,一切只待皇帝圣裁,此舉無疑給皇帝出了一個棘手的大題。
“我就知道你是為我而行此險境,但如今你又該如何應對呢?”
長孫碧月憂慮萬分,但她身為閨秀,無法涉足朝政,唯有依靠何笑塵獨自解決這一切。
“有何應對之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已決定行動,所有后果由我一人承擔。若明日他們仍敢在府前挑釁,我也定會以武力驅散。”
聽聞何笑塵這番有擔當地話語,長孫碧月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動,早已不再把他當作稚嫩孩童看待,而是視其為頂天立地的修真英雄。
次日清晨,何玄清從修煉中醒來,眼前的狀況讓他震驚不已。若是可以收回成命,他寧愿廢除宮禁規矩,哪怕深夜也能傳遞消息入宮。如今宮門深鎖,外界的消息絲毫傳不進去,他是最后一個得知昨晚之事的人。本應慶幸何笑塵擒獲了一個修羅奸細,但此人可能動搖他的皇位根基,這讓何玄清不敢輕舉妄動。
作為一國君王,發現如此叛國之舉,理應立即處死全家示眾。然而大唐建國不久,五行奇網勢力遍布四方,雖經何笑塵和何玄清淡整治,諸多世家勢力已被削弱不少,但仍是我朝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剛剛平息了鹽戰紛擾,此刻正是修養生息之際,若再有大動作,恐怕朝廷動蕩不安,一旦各家世族聯手抗命,豈不是又要引發一場腥風血雨的內亂?
“這小子大半夜跑到長孫家門前做什么勾當?”
何玄清怒氣沖沖地說著,盡管朝臣還未全部到齊,但核心重臣們已然齊聚,他們亦聽說了昨夜之事。今日對于大唐而言至關重要,一旦處理不當,三十年來的安定景象恐將付諸東流,整個大唐或將再度陷于戰火之中……
\"稟告掌門,昨夜少宗主與幾位道友在仙凡閣品鑒靈酒,長孫沖小師叔醉意微濃,故少宗主親自將其護送回府。不料途徑長孫府時,竟遇上了吐蕃修煉者,雙方言語不合,隨即引發了沖突……\"
一位黑袍弟子在一旁稟報,他們當時隨侍在何樂為左右,并未察覺有何異樣。無非是幾個來自吐蕃的修士在仙都長安膽敢觸犯少宗主的威嚴,就算將他們暫時拘禁在宗門之內,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如今的大唐修真界,乃是天下修真勢力的中樞。
然而事態發展出乎他們的預料,羈押幾名吐蕃修士倒也罷了,卻怎能擅自查抄吐蕃修真交流之地——吐蕃仙館呢?此舉實乃觸犯修真界的禁忌。即便第二天能給出合理解釋,可為何又要牽連封家,將他們全族下獄?
封家雖已淪為二三流修真家族,在朝堂之上并無太大話語權,更不可能做出撼動宗門根基的大逆之罪。旁觀之人皆疑惑不解,唯有博陵崔家心中有數,除卻他們與吐蕃修士之間的勾結,又有何緣由能讓封家上下悉數被捕?
“罷了,此事不必再多言。博陵崔家有何動靜?務必嚴密監視,不得有絲毫遺漏。”
事情已然發生,何世民身為宗門掌教,固然需追責何樂為之舉,但他更為關切的是宗門的安全。在這場風波中,博陵崔家成為首要嫌疑,若他們意圖叛亂,何世民必須事先得知。
“我已命弟子密切留意,目前僅能掌控長安城內的狀況。各大家族在此雖有分支,然其主力仍駐扎于各自祖地。\"
何世民定都長安,雖使其成為全國修煉資源與政令中心,然而眾多修真世家眼中仍有自家祖地為重,僅派些子弟在此執掌事務便足矣。
“密切關注局勢變化,同時傳令兵部長老,調遣弟子兵馬,由何靖真人親自處置。”
關鍵時刻,何世民深知何靖真人既能外御強敵,又能處理內部紛爭,因此對此事委以重任。
安排妥當諸事后,何世民心神稍安,但仍需面對眼前棘手的局面。窗外天色漸明,何世民只得先去主持清晨的宗門集會,也想聽聽祿東贊如何解釋,他口口聲聲稱欲與我大唐修真界建立友好關系,如今卻引發如此紛爭,面對鐵證如山之時,他還能否顛倒是非?
“掌門駕臨!”
隨著王德的一聲宣告,殿內所有弟子紛紛下跪。此刻何樂為的位置前移不少,已在眾親王之前,僅次于其父,位列皇室子弟第二,若加上何世民本人,則居第三位。
“掌門千秋萬載,千萬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