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樂為的一席話令得何世民這位修煉界的帝王龍心大悅,長久以來,何世民一直在探尋增強靈石收益之道,卻又不愿觸及現行的修真法規。如若變動過大,恐怕會引起諸多修士與地主的反彈。然而何樂為提出的這一策論恰到好處,讓那些官員與地主自行運作,主動承擔起責任。
“如此看來,似乎僅能約束官員,那些大地主或許并不在乎吧?”
何世民想到天下間的諸多地主,他們往往將土地掛靠于官員名下。盡管目前這類情況尚不算普遍,但隨著王朝傳承延續,類似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多。
“這亦無妨,地主們也有飛升為仙官之心,許多地主不愿子孫繼續留守土地,便會資助其子研讀仙籍,爭取科舉入道,屆時這貢獻度便派上用場了。倘若兩位應試者成績相同,則以繳納靈石賦稅多者,可得以順利晉升仙籍。”
此法在大唐疆域內并非鮮見,眾多修真家族皆知仙凡四階之別。縱然手中土地廣袤,若家中無人踏入仙途,未來極可能遭受修行者的覬覦。故此,地主們不惜重金聘請修道高人教導子女,望其日后能夠在仙道選拔中嶄露頭角……
祖孫二人對此事深入探討許久,金銀財寶的誘惑連身為修真界皇者的何世民也無法抵擋,竟暫忘己身之事。待到兩人口中仙釀已飲至一斤時,才想起尚有何樂為需詢問之事。此時何樂為正欲告辭離去,因何世民已然語帶微醺,雖祖孫二人的修為深厚,然若繼續飲酒,恐怕難以保持清醒。何樂為遂命人撤去珍稀的大唐天釀,換上了溫潤解渴的米酒。
當今世道,釀酒術尚未精進,冷后的米酒口感頗有近似人間啤酒之處,卻并無啤酒的特殊味道。
“關于祿東贊之事,朕已有定奪。既他對我族姑侄有意,便讓她前往吐蕃罷!朕打算冊封你為賜婚使,護送你表姑踏上通往吐蕃的仙路,你既言欲探查高原秘事,此次歸來后想必此事也能有所進展,務求詳察細究。”
何世民雖已暢飲半斤仙釀,但思維依舊敏銳。祿東贊若未提出聯姻請求,何世民也無法輕易派遣使者前往吐蕃,即使是官方的交流探訪,亦不宜逗留太久。如今借兩國仙侶聯姻之際,何樂為便可長駐吐蕃一段時日。
聽畢何世民的旨意,何樂為面龐之上并未顯露出過多情緒波動,但心中卻突然憶起了康熙與韋小寶的故事。難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也如同韋小寶一般嗎?
不,不妥,韋小寶與建寧公主之間存在糾葛,而自己與表姑并無任何復雜情感,僅僅是心生些許欣賞之情罷了。畢竟面對一位聰慧絕倫的美女,任何修士心生傾慕之意都是人之常情,更不用說是具備修真智慧之人了……
此事不宜草率決定,我大唐仙廷方才已言明不予賜婚,現今卻又出現此番變故,豈非示弱于人,若欲結兩族之緣,自應令吐蕃界亦遣仙子女前來,如此方為平等聯姻,何以僅我一方承受損失?
何樂為深知此事需隱秘行事,以免泄露自身之意圖,引起他人猜忌。
“所言極是,此事本已由朕定奪,然聽卿一言,似乎確有欠妥之處。卿速往舅公處一行,探其對此事之見解。你表姑對我仙商確實至關重要,然祿東贊執意求娶,此事令人頭疼。不過仍有挽回之余地,爾等可共議對策。”
何世民搖頭嘆息,飲下靈米釀制的瓊漿后更覺疲倦,便由王德攙扶至后殿靜修養神。在他看來,此事最好之策便是答應祿東贊之請,畢竟手中尚握有吐蕃仙君親筆書信,若拒絕則顯得我仙廷過于吝嗇,未展露出應有的大度與善意。
且令何樂為擔當賜婚使節,率領門下弟子踏上高原歷練,此舉對整個大唐仙域而言亦有益處。待何樂為歸來,必能深入洞悉高原之地情勢,日后若雙方發生爭端,我方可隨時揮軍南下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