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不懷念摯愛的母親呢?于是這少年雖面帶和煦,內心或許隱藏著另一番思緒,也許將一切歸咎于何洛維的頭上。只是如今何洛維勢力龐大,他不敢顯露半分。
何崇乾不愿手足相殘,他設想,東宮的一切皆為何洛維所建,理應由他分配權柄。而何世民不斷對何洛維施壓,只為奪回其手中的權力,讓所有子孫成為棋子。即使成功,東宮也將四分五裂。
“陛下,孩兒尚年幼,需在長安城中深造,若被派遣至北方,萬一……”
何崇乾明知難以阻止,但仍愿一試。兩子若爭斗,最苦莫過于他這個父親。尤其他深知何洛維,雖同父異母,若次子威脅到長子,何洛維必將無情出手。
身為父輩,怎能不了解子女之才?何洛維的天賦無需向任何人證實,無論是朝臣還是百姓,都深知其才華橫溢。小兒子僅有些許智慧,若與何洛維對抗,恐怕難逃多次失敗的命運。哪個父親不希望孩子安然無恙?
“身為大唐皇族,理當為朝廷分憂。當年何洛維也僅此年紀,便知曉如何平定高句麗,如今率軍南征北伐,為大唐立下赫赫功勛。他是何洛維的親弟,朕相信他同樣才情出眾,況且北庭都護府轄區的游牧民并不多……”
何世民心意已決,不容何崇乾輕易勸阻。
房玄齡等人亦感不妥,卻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何世民乃一國之主,鍛煉孫兒天經地義,他人若阻撓,豈非用心不良?
“孫兒領命。”
眾人猶豫之際,東宮的次子已跪地接旨,震驚的目光再次聚焦。又一場兄弟之爭在眼前上演,他們從這位次子的眼中看到了燃燒的熱情,何家之人對權力的渴望,深入骨髓。
何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后微不可見地揮動手指,王德在旁宣告退朝。即便仍有大臣心存事宜,但此刻何世民已無暇顧及,最重要的使命已然達成,他只想盡快返回后宮,沉浸于寧靜之中。明日再來處理那些朝廷瑣事也未嘗不可。
“殿下,陛下有旨,請您留宮用膳。”
何承乾欲向次子施以教誨,然而話未出口,王德已悄然來到何厥身旁。何承乾,何世民之子,任何企圖皆難逃父親慧眼。因此,必須對這位孫子施加影響,以免被何承乾輕易說服,使先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在帝王祖宗的庇護下,這年輕人或許無所畏懼。
何承乾復雜地看著幼子,他與王德走向后宮。身為太子之徒,但由于侯君集外孫的身份,在朝中少有人提及。侯君集已被定罪為叛逆,提及此人豈非觸怒圣顏?然而,此番提議出自陛下之口,他們即便有意阻撓,也無法得到機會。畢竟,這天下皆為帝王疆域,群臣皆是皇家臣仆,陛下欲提拔何人,豈非易如反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