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這船也太漂亮了,太威風了吧?”
“我去,看著比東漁號還要大啊。”
“牛逼,太牛逼了。”
“這條船荷載能達到多少噸啊?”
“肯定不少……老板威武啊……”
先鋒號還沒靠近,3號漁船上的船員們就已經瞪大眼睛,哇哇大叫了。
正好他們準備工作已經做完了,正閑著等著收鮮船靠近才好安排輸送貨。
收鮮船的任務就是像蜜蜂采蜜一般,將它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一一收集起來。
葉耀東坐鎮駕駛室,如同一位艦隊司令,他面前的電子海圖上,九個代表著自家漁船的光點清晰可見,這9個里面其中有兩個是他大哥二哥的。
他根據各船的位置、漁獲量、漁船作業進度,通過對講機,離得遠的通過高頻電臺,了解他們的動態,然后調度,安排哪條船優先,哪條船次之,做出最效率的收貨安排。
不只是他在向3號船靠攏,3號船也向他這邊靠了過來。
兩條船靠攏接觸是需要技術的,尤其他這么大的船。
葉耀東指揮著3號船的船長從下風處,側后方慢慢貼近他的后舷相對平緩的區域。
這個過程也需要3號船長膽大心細,他們通過講機保持不間斷溝通。
船上的船員們也時刻準備著。
一旦船幫接觸,捕撈船上的船員會立刻將引纜拋向收鮮船。
收鮮船甲板上的船員則迅速將引纜系牢,通過絞纜機將兩船輕輕拉緊,維持一個短暫穩定的窗口期。
兩船短暫穩定后,收鮮船船員們會迅速將一至兩條粗大的、加強型的吸魚軟管從收鮮船的高干舷上放下,遞送并連接到捕撈船的魚艙口。
“把這東西塞進艙里!快!”收鮮船船上的船員喊著。
見對方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咋辦?他們趕緊大喊著指導。
幾個伙計手忙腳亂地把那仿佛有生命的管道口對準魚堆。
然后,就是一陣低沉的、仿佛巨獸呼吸般的轟鳴聲從大船內部傳來。
奇跡發生了。
只見那管道猛地一顫,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力,銀光閃閃的帶魚、黃魚、烏賊混雜著碎冰和海冰,呼嘯著被吸進管道,源源不斷地涌向大船。
“我滴個娘哎……”
一個年輕船員張大了嘴,手里的鐵鍬“哐當”一聲掉在甲板上,都忘了撿。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目瞪口呆地看著那“自動吸魚”的景象。
他們原本準備好的鐵鍬、網兜、吊桿,全都成了擺設,只需要偶爾挪動一下管道口,確保沒有死角。
捕撈船上的船員主要任務從“鏟魚”變成了“疏導”,確保漁獲能順利被吸入管道口。
收鮮船上的船員則負責監控管道、操作泵機和在艙內簡單整理漁獲。
人力主要集中于監控和協作,而非純粹的體力搬運。
“我滴娘哎……還可以這樣的?”
“還能這樣的嗎?”
“能進化成這樣?”
“臥槽,這也太省力了吧?之前都還要人力鏟的,還要人力搬運。”
“這個輸送的機器好啊……”
“這也太牛逼,太高效了吧,這不得一會兒就吸完了?咱們是不是不用費勁的干了?”
有人解釋的喊道:“沒有,其他冷凍上的魚那得去人力搬出來,然后吊機吊過去。”
“這里留幾個人看著疏通就可以,其他多數人手還得去人力搬運。”
“那也比之前效率多了。”
“那已經強很多了,這些冰鮮著的都不用人力了。”
泵機的機器轟鳴,再加上兩條船的發動機聲響,大家說話都得靠扯著嗓子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