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下鄉的時間越來越近,卻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孟母越發著急,嘴角上起了一圈燎泡。
孟家大事小事都是她做主,她心情不好,家里誰都別想好過,從孟父到孟冬,上上下下都讓她罵了個遍。
罵到孟夏,這次她竟然沒頂嘴,而是說“不就是找對象嗎我給三妹找”
“你找你能得跟什么似的,你自己都找不到,還給三妹找”
孟夏說“我那是不想結婚。”
孟母也是被逼急了,死馬當作活馬醫,問“你怎么找”
孟夏道“那你別管,你把工作給我,我給三妹找個對象,保證比你找的那些歪瓜裂棗好。”
“工作,工作,你就知道工作去去去,邊兒去”
“你要是不信,我先介紹,事成,工作歸我。”
孟母狐疑地看著她,見她一副篤定的樣子,將信將疑。
孟夏也不分辨,只說“等著,我這就去聯系。”
孟母還是沒有完全相信,畢竟大女兒一個姑娘家,給人介紹對象還能比得過媒婆
只是媒婆那邊總沒有好消息,她不免將希望放在了大女兒身上。
在催促了幾次之后,大女兒竟然真的給了信。
“我已經和人說好了,要是需要,明天就可以見面。”
孟母說“見面不著急,你先跟我說說,那是什么人干什么的多大年紀了長得怎么樣家庭”
孟夏說“問這么多問題,我先說哪個你先坐,坐下來,我跟你慢慢說。”
孟夏拽著孟母坐下,先喝了一口水,說道“咱們機械廠上面不是還有個一廠嗎就是那個總廠,聽過吧”
江州市第三機械廠是建國后才建的,江州市本來只有一個機械廠,就是現在的一廠。一廠的歷史就久了,據說能追溯到民國時期。當初建三廠時,就是一廠的人來支援的。就是現在,廠里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會找一廠。
所以,大家又把一廠稱為總廠。
別看外面人把三廠叫做大廠,其實一廠規模才是真正的大,人家那里工人足有上萬人,廠里面食堂、澡堂、電影院、理發店應有盡有,儼然一個小社會。
孟母聽孟父說過,老頭子去總廠出差,回來給人家夸得天上有地下無的。
她點頭“聽過”
孟夏繼續道“這人就是總廠的,宣傳科的一名干事。年紀不大,今年二十三,個子也不矮,跟大哥差不多高。長得嘛,不丑,戴個眼鏡,斯斯文文的”
聽到這里,孟母不由打斷道“也戴眼鏡他的眼鏡片不會也跟啤酒瓶底似的吧”
上回那個“地主老財家少爺”就戴個眼鏡,跟個半瞎沒兩樣。
“那沒有。”孟夏搖頭,找了個她媽認識的人舉例,“就跟咱廠里劉會計的眼鏡差不多。”
“哦”孟母舒了一口氣,又催促,“你繼續說,他家里什么情況小伙子為人怎么樣這個年紀了,還沒結過婚”
“為人你去打聽打聽,提起這人,總廠那邊都是夸的。”
“他之前結過一次婚,但情況特殊。這人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媽一個人帶著他,日子過不下去,就給他定了一門親”
哦,娃娃親。孟母表示明白。
“哪知道這人聰明,特別會讀書,長大后更是考上了大學。當時他跟那個娃娃親對象還沒結婚,人家都勸他,說他現在有前途,完全可以娶個領導家女兒,至于那個鄉下女人,可以給人家一點補償。”
“這人卻堅決不肯答應,說人家對他家有恩,不管他以后有沒有前途,都不會拋棄對方。”
孟母不由夸道“這小伙子人品可以。”
“他結過的那次婚就是跟那個娃娃親對象。可惜那姑娘沒福氣,進了城,還沒過兩年好日子,癱了。這男的倒也沒拋棄她,幾年如一日地照顧妻子。”
所以,認識的人都說這男的人好,不拋棄糟糠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