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為川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這里,很偶爾地能看到有人進去彈琴,今天是他第一次推開這間玻璃小房子的門。
琴凳剛好能坐下兩個人,掃碼支付后,電鋼琴自動打開。
周為川其實很少碰真正的鋼琴,他熟悉了一下琴鍵的手感,先隨手按了曲小星星。
“周老師,在初學者里,你彈得算非常好的。”岑樾一邊聽著,一邊把手機里自作曲的譜子打開,支在周為川面前。
傍晚光線暗下來,茶色玻璃形成阻隔,從外面看類似于鏡面,行色匆匆的路人很少會停留。這間玻璃房如同逃過了時間的流逝,自成一方小舟,而他們擁有了不被打擾的黃昏。
“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好像說過,你上過一學期的鋼琴基礎課”岑樾回憶著。
周為川笑而不語,沒有看譜子,彈下第一個音。
他難得有點緊張,畢竟真的是半吊子,不敢保證自己表現良好,能贏得專業人士的青睞。
至于鋼琴基礎課,說起來,這也是他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好運時分。
彼時是2008年夏,他二十歲,即將讀大三。
學校開放了網絡選課系統,美其名曰給學生更多自由。
個人電腦尚未普及,許多人只能去學校機房或者網吧選課。撥號上網的年代,網速通常只有幾十到幾百kb,又是幾個專業的人在同一時段集中訪問網頁,能選到什么基本全靠運氣。
周為川對專業課選什么時間,什么老師無所謂,反正都是那些內容,誰教都一樣,自己學也一樣。
當天,他捏著一張抄著網址的紙條,來到兼職臺球廳對面的網吧,找了個空位坐下。
因為對此事不甚在意,他干脆是踩著點來的,剛坐下就到時間了,直接輸入網址,進入選課系統。
很簡陋的排版和字體,看得人眼暈。
還沒找全要選的專業課,他刷新網頁,只見“選修鋼琴基礎”幾個藍字出現在最頂端藍色是可選的意思。
秋季開課時,他才知道這門課有多搶手。課容量僅有20人,老師是專業出身,教得很認真,既講樂理,也講彈奏技巧,因此只要認真上過課,是一定能學到干貨的。
課太難搶,連老師聽過他的選課經歷后,都開玩笑說,他是撞了大運才能選上。
2008年的北京擁有太多記憶點,在許多人的童年或青春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那年二十歲的周為川也不例外,只不過他保留最完整的碎片和當年的集體記憶無關,而是十分私人的,具體指向“學期末、仲夏六月、網吧”。
滿座率居高不下的時段,幾十臺電腦屏幕同時閃爍著熒熒的光,電扇在頭頂嘈雜轉動,扇葉攪著空氣中的二手煙,背后那排座位,打拳皇和穿越火線的人將鍵盤敲得噼啪作響,激動時蹦出幾串臟字。
他穿著學院發的白色文化衫,戴黑框眼鏡,剛結束兼職,一張年輕的臉寫滿困意,還有一絲不太明顯的煩躁,在一眾網癮患者之中顯得格格不入。
抱著無所謂,隨便試試的想法,他按下鼠標,dos藍框隨即彈出。
“選課成功”。
這是一首合奏曲,單聽鋼琴部分平平無奇,只有小提琴加入,才能點出絢爛色彩;反之亦然,沒有鋼琴的如影隨形,小提琴便會像在演一出過于跳脫的獨角戲。
周為川彈琴時,岑樾便托著下巴,想象在鋼琴旋律中間,插入小提琴的音色。
小提琴不斷地變奏,升降調,鋼琴始終穩定而從容。二者不分主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