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固然是大秦長公子,但卻不是名正言順冊封的太子,雖是一字之差,意義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更別說他后面還有更受寵的胡亥,這也是大秦威名赫赫的公子。
白起見扶蘇想通,微笑頷首沒有繼續多言。
有些事情,他不能說,至少不能明說。
就如這皇家紛爭,縱然是他也不能輕易插手,更不會蠢到輕易插手其中。不過白起雖不能插手皇子之爭,但總歸還是一個人,有著感情的人。
相比較胡亥,他更喜歡扶蘇,這是個人感情問題,也是似有似無的政治偏向。
事實上,很多老臣都更加喜歡公子扶蘇。
當然,胡亥能得到嬴政的寵愛,自然也不是無能的廢物。
相比較扶蘇在老臣中的名望與受歡迎程度,胡亥在秦朝新立后的諸多大臣中,則遠比扶蘇更加受歡迎,因為在性格方面與嬴政更加相似,激進、霸道、豪邁。
最重要的是胡亥的修為已經超越扶蘇,修行界是個現實的世界,遠比普通人的世界更加現實,也更加簡單。
嬴政未死,甚至春秋鼎盛,還輪不到皇子們跳出來。但一位強勢的繼承人,顯然更加符合大秦現在的形勢。因而相比較性格溫婉崇尚儒家思想的扶蘇,修為更加強大,且性格霸道的胡亥更受激進黨的歡迎。
這些年胡亥給扶蘇找了不少麻煩,如果這件事被胡亥得知,等待扶蘇的必然又是一場場無休止的討伐。
扶蘇不怕胡亥,但也不想自找麻煩。
他沉吟片刻,道:“武安君可還有提點。”
白起眼簾微垂,陷入了沉默。
扶蘇此問,確是一語雙關。
征求白起的意見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試探他的態度。白起若是無意幫忙,敷衍了事是最好的答案。若是白起真的出了主意,則代表他是可以爭取的力量。
大秦立國至今,化道強者不過雙手之數。
其中還要包括秦始皇嬴政,以及皇室幾人。所以相比之下,白起這位軍方大佬的分量,自然也就更重了。
白起沉默片刻,突然笑道:“公子總問臣為何親自陪伴公子巡視四方,但臣始終沒有告知,公子可知為何?”
“還請武安君賜教?”扶蘇恭敬道。
白起目光迷離:“我大劫將至,生死難料。老臣想要看看我大秦江山,看看我大秦盛世。”
扶蘇神色微變,嘴唇微啟,最終沒有說出話來。
白起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渡過化道一劫,至今未曾渡二劫。很多人都知道白起是沒有把握,所以才強壓著沒有渡劫。但扶蘇從來都沒有料到,事情會這么嚴重。
生死難料!
從一位真正沙場數千年,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的鐵血大將口中說出生死難料,其實已經算是遺言了。
白起,完全沒有把握渡過第二次天劫!
“山海域烽火點燃事關重大,當由公子親自返回都城稟報圣上,然后再做定奪。”白起話音頓了一下,開口道。
他說完,沒有絲毫猶豫的轉身離去。
因為這句話,已經逾越了。
扶蘇到底是聰明人,立刻明白了白起的意思。
山海域關乎到嬴政的心魔,也關乎到大秦的未來。嬴政必然會選擇親信之人統率,奈何白起現在大劫將至,沒有精力去操辦此事。而其他將領又沒有威震各方的實力。
所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一位皇子來督辦此事是最佳的選擇。
扶蘇返回都城,需要做到的正是爭奪機會。
否則若是讓胡亥搶到督辦之事,扶蘇在未來的爭奪中必然會更加落于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