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只低頭笑,鋪紙研墨,拿出字帖“別光看書,殿下也練會兒字吧。”
今年過年,嘉靖帶著朱翊鈞去萬春宮,皇貴妃那里過的,還特意宣寧安公主帶著李承恩進宮來。
或許是年紀大了,帝王雖然仍是不肯與兒子親近,但也有些渴望親人圍繞在身旁的感覺。
聽著兩個孩子在旁邊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皇貴妃在一旁噓寒問暖,女兒在膝前陪他說話。天上的神仙,突然貪戀起人間的溫暖。
朱翊鈞和李承恩坐在桌旁,守著那個百事大吉盒兒。哥哥喂弟弟一顆荔枝干,弟弟就往哥哥嘴里塞一顆栗子。
嘉靖看著李承恩,又看向寧安公主,突然說了一句“你長得跟你娘越來越像了。”
此言一出,皇貴妃正從宮女手中接過茶盞,要端給嘉靖,聽到這話,手里的動作一頓,臉上立時浮現尷尬之色。
寧安公主抬眸看了一眼父親,又很快低下頭去。
壬寅宮變那一年,她只有三歲,還不太記事。這么多年來,一直是皇貴妃撫養她。她出嫁之時,奉先殿拜謁父母,拜的也是嘉靖和皇貴妃。
但這并不代表,她不知道自己的親身母親是誰。
因為嘉靖的一句話,氣氛忽然變得有些微妙。他不說話,旁邊的皇貴妃和寧安公主也不吭聲。
只有朱翊鈞這小崽子,他本來和李承恩擺弄一個銅錢串起來的小獅子。聽到嘉靖的話,忽然抬起頭來,看看皇貴妃,又看看寧安公主,最后把目光落到嘉靖臉上“一點也不像,姑姑長得像皇爺爺。”
他一句話,讓嘉靖開懷大笑,瞬間就化解了剛才的尷尬。
皇貴妃放下茶盞,又摸了摸朱翊鈞的小腦袋“你也長得像皇爺爺。”
朱翊鈞晃了晃腦袋,一臉驕傲,“我是皇爺爺的孫子,當然長得像皇爺爺啦”
嘉靖被他哄得樂不可支,這個年過得格外高興,又給了寧安公主和李承恩豐厚的賞賜。
他對寧安公主的偏愛也體現在駙馬身上,雖然明朝的駙
馬沒有實權,但是能幫皇帝祭祀也是一種恩典。寧安公主的駙馬李和,每年都要代替嘉靖完成多次祭祀工作。
今年嘉靖特地恩準,朱翊鈞可以在裕王府多住些時日。正月初八一早,朱翊鈞就在錦衣衛和太監的陪同下,出宮去了。
回來的第一天,朱翊鈞就吵著要上街。裕王只好哄他“爹爹不買果餅,年前買了好多,還沒吃完呢。”
朱翊鈞眨了眨眼“我幫爹爹吃。”
他所謂的“幫爹爹吃”,其實是將裕王府里的果餅全都分給下人。這樣,他就可以纏著裕王帶他出門去。
以往,裕王知道他的目的,總會由著他。因為只有這一個兒子,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他想做什么,裕王都會盡量滿足。
而今天裕王卻說道“這大過年,果餅鋪子還沒出攤呢。”
“果餅鋪子也要過年呀”
“當然啦,家家戶戶都要過年的。”
朱翊鈞想要上街,目的也并不是為了買果餅。以前,他上街是為了玩,湊湊熱鬧,看看那些平時見不到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順帶嘗嘗街邊的小吃。
而這一次,他吵著要出門去,是為了見一個人。
小家伙說“那那我想吃餛飩。”
“餛飩”
朱翊鈞點頭“就是果餅鋪子旁邊那個餛飩攤的餛飩。”
果餅鋪子旁邊確實有個餛飩攤,可他們從來沒吃過,這一聽就是個借口。
裕王笑道“鈞兒想吃餛飩,這好辦,王府出自包的餛飩也十分美味。”他吩咐一旁的管事,“去,讓他們做一碗上來,給世子嘗嘗。”
“”
朱翊鈞急得跺腳“爹爹,我不吃餛飩,我就想出門。我想,我想去”
說到這里,朱翊鈞停了下來。他忽然覺得她要是說出那個地方,爹爹是一定不會同意帶他去的。
于是,他跺了跺腳,嘟著嘴“我就是想出去玩。”
孩子越大越調皮,裕王實在拿他沒有辦法。還是王妃走過來,捧著兒子的小臉揉了揉“鈞兒回來第一天,就想著外出玩耍,也不說陪陪爹娘。”
“唉”王妃偏過頭去,輕嘆一聲,“虧我們做父母的,日夜惦記著兒子。”
說完,她有垂眸,暗自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