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的人告訴朱翊鈞aaadquo司業大人進宮去了。aaardquo
朱翊鈞以為張居正進宮是去了翰林院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但其實,張居正去了文淵閣。
現在嚴黨徹底根除,嚴嵩抄家罷官,嚴世蕃、羅龍文斬首,鄢懋卿、萬寀充軍,剩下的那些小魚小蝦成不了氣候。
接下來,徐階要開始布局自己理想中的朝廷,換句話說,就是把各個重要位置,都換成他的人。
雖然都是拉幫結派,但是徐階和嚴嵩不同,嚴嵩那是結黨營私,帶著干兒子們一起發家致富。徐階作為心學傳人,心中仍有安民濟世的理想。
嚴嵩把持朝政二十年,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這兩年他已經很努力去補救和恢復,取得一些成績,但想要恢復到以前,他還需要更多人才。
去年他提拔了李春芳和嚴訥,將高拱和郭樸升任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就意味著這兩個人將是未來的入閣人選。
嘉靖登基之時轟轟烈烈搞了三年“大禮議”,他尤為看重禮部,從張璁開始,隨后幾任內閣首輔都是從禮部尚書升上來的。
去年,高拱為春闈主考官,出題的時候冒犯了嘉靖,是徐階求情保住了他的官位,不久又將他提拔為禮部尚書,今年再推舉他入內閣。
徐階三番兩次賣給高拱人情,一來,的確認可他的才能,二來,這個面子不但給高拱,也是給裕王這個名義上的儲君。
然而,一個運籌帷幄,擁有超高政治斗爭經驗,和敏銳度的老牌政治家,竟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徐階根本就沒有察覺,高拱和他并不是一條心,甚至,他們之間存在著執政理念上的巨大差異。
但有人知道,并且提醒了徐階,這個人就是張居正。
他委婉的提醒了自己的老師,但徐階并未放在心上,只當是張居正想要爭這個閣臣的位置,但目前來看,他覺得高拱比張居正更重要,值得他用一個閣臣的位置拉攏。
張居正點到為止,既然老師旨意提拔高拱,他也不再堅持。
畢竟高拱是裕王最信任的老師,將來裕王登基,高拱入閣是遲早的事,改變不了。
他也不急,按部就班做好自己,靜待時機。
不久之后,高拱和郭樸順利入閣。等到正式開展工作,徐階才意識到,他給自己找了多大個麻煩。
內閣五人組,其中三個人的主要工作是寫青詞討皇上開心,生下一個高拱,非但不幫他在政事上分憂,反倒跟他對著干。
盡管如此,內閣是整個國家的中樞,國事繁重,活兒還是要干的。
自從徐階的屁股落到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大事小情一把抓。從去年開始,嘉靖的身體和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以前,他雖然白天修仙,晚上卻還要熬夜處理奏章。現在,讓他多看兩本奏章,他就乏了。
如此一來,政事也就漸漸放下,都交給了內閣。
朱翊鈞實在聰明,在武學方面天資極高,李良欽每次教了他什么新招式,不過幾日,他就能練得熟練非常。
李良欽一生致力于傳播武學,以武會友,結交過無數江湖高手,教授弟子多達三千余人。
此次進京,本來只是皇命難為,沒有對這個長在深宮嬌生慣養的小皇孫有太高的期待。來的時候,還特意裝出一副老得一陣風就能吹跑的孱弱模樣,試探一下這小家伙。
卻不曾想,他到了七十多歲,才遇見這么一個天才,天賦超過他以往教過的所有弟子。
朱翊鈞和別的弟子還不一樣,他覺得自己練得好,就一定要聽老師的表揚。小家伙收了木劍背在身后“李將軍,你說,我練得好不好”
aaadquo嗯,33來aaa看最新章節aaa完整章節”李良欽沉吟一聲,“殿下如此日復一日的練下去,再過十年,臣與俞大猷也未必能與殿下一戰。”
朱翊鈞掐指一算,再過十年,他十七歲,李良欽八十多,俞大猷也快七十了。
小家伙頗為不滿的嘟嘴“我和你們倆比什么,贏了,人家說我欺負老年人,輸了,那我多丟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