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點頭“喜歡”
“喜歡就好。”
“皇爺爺”朱翊鈞又問道,“這把劍叫什么名字呀”
“七星。”
這是一個極具道教色彩的名字,是齋醮儀式中的七柄法劍之一。這幾年內閣首輔從嚴嵩換成了徐階,徐閣老委婉的拒絕了皇上一切燒錢的活動,齋醮儀式許久不曾舉行,法劍也就供奉在大玄都殿的庫中落灰。
前些日子,朱翊鈞說要送給嘉靖禮物,嘉靖高興得很。皇爺爺哪有受了孫兒的禮物,沒有賞賜的。
他左思右想,想起了這把劍。
朱翊鈞對寶劍愛不釋手,盯著那劍鋒看了又看“它是從哪里來的”
法劍在齋醮儀式中只是個法器,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因此除了繁復華麗的外在,內里也只是精鐵所鑄。放在民間或許是個寶貝,但在皇宮也只是個尋常物件,只因為皇帝的個人愛好,賦予了它們特別的意義。
但這柄七星不同,它的材質非常特殊,真正做到了僅憑一道劍氣就能削鐵如泥。嘉靖還曾讓錦衣衛和兵部負責鑄造的匠人看過,沒人說得準此劍究竟是由何種物質鍛造而成。
嘉靖說道“一個道士進獻的。”
“道士”
道士在西苑不算個稀罕物,大玄都殿養了一窩。
朱翊鈞又問“那個道士現在在哪兒”
“殺了。”
“”
不知道那道士獻寶的時候,有沒有預料到自己的結局。
這劍算不得重,但也不輕,朱翊鈞拿久了還是有點累。于是,小心翼翼的,收劍入鞘“它現在是我的啦”
嘉靖看著孫兒,小心肝喜歡,他就高興。
“神劍非鐵,化氣于身,取彼日月,煉以丙丁。三年劍成,斬邪戮人,不殺無罪,不伐忠臣。”
嘉靖看向朱翊鈞,想問他記住了嗎,張了張嘴,想起來自己都沒做到,也就作罷。
可小家伙自覺的回了他一句“我記住了。”
朱翊鈞可太喜歡他的七星了,第二日下午,就帶著劍去上李良欽的武學課,并且大聲向李良欽宣布“從今天起,我要用這把劍練武”
李良欽捋著胡須點點頭,答應了他。不過剛練了半個時辰,朱翊鈞自己就放棄了太累了。
李良欽接過七星,隨手一揮,隔著一尺斬斷了一根樹枝。與此同時,他自己的虎口處卻破開一條口子,沒感覺到疼,卻滲出了幾滴血珠子。
“誒”朱翊鈞奇怪了,“我拿著它玩了一整天都沒事,將軍剛拿在手里怎么就受傷了”
李良欽收劍入鞘,還給朱翊鈞“神兵認主,它認準了殿下,便不再受他人趨勢。”
“此劍鋒芒太甚,應當斂之,藏之,不可輕易出鞘。”
朱翊鈞把他的寶劍收起來,又換回木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