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并不知道“畫大餅“是什么意思,但小小年紀卻能無師自通。
大人看起來他在畫大餅,但其實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他是真心實意想要改善張先生的辦公環境。
張居正也明白學生的心意,但他想要的并非奢華的辦公環境,而是經世濟民、匡扶社稷的政治理想。
不只是他自己實現理想,而是朱翊鈞能夠長久的延續他的理想。
天氣越來越熱,朱翊鈞天不亮就起來練武,等到太陽完全升起的時候,李良欽就可以進屋休息了。
他每天都為三位老師準備好冰鎮西瓜和葡萄,茶水點心自然也不能少。尤其是張居正,旁邊還安排兩個太監給他為他扇扇子,生怕他的張先生熱著。
朱翊鈞一連十日都在清寧宮潛心向學,這一日難得休息,在雍肅殿陪著隆慶批閱奏章。
他總能在奏章中發現樂子,今日也不例外。
“父皇,你瞧瞧這個。”
朱翊鈞把手里的奏章遞給隆慶,隆慶拿過來一看,那正是張四維呈上的一封奏疏。他在奏章中言辭懇切,思鄉之情溢于言表,希望能回鄉省親。
今日的經筵日講正好就是張四維,不一會兒他就來了雍肅殿,替隆慶進講的時候,朱翊鈞也在旁邊聽著。
今日講的是資治通鑒,還在講漢紀。朱翊鈞記得,他父皇登極不久,就恢復了經筵日講,那時候講的就是漢紀,現在一年多過去了,還在講漢紀。
經筵日講本來就是皇帝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學習,內容只有一小段,少則幾日,多則十幾日,有時一月才能學完一篇,進度自然緩慢。
aa“冬,十月,匈奴日逐王比自立為南單于,遣使詣闕奉籓稱臣。上以問朗陵侯臧宮。宮曰匈奴饑疫分爭,臣愿得五千騎以立功。帝笑曰常勝之家,難與慮敵,吾方自思之。aa“
大抵意思是匈奴內亂,有個部落首領自立為南單于,還要派遣使者朝見,愿向大漢稱臣。光武皇帝劉秀詢問臧宮意見,臧宮說“匈奴饑荒瘟疫,分爭不斷,他愿領兵五千去立戰功。”
光武皇帝卻說“和常勝將軍很難討論敵情,我要自己考慮。”
這一段內容很簡單,一共沒幾個字,只說一件事,但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政治和軍事思想。
于是,張四維便問隆慶對此有什么感想。
“”
若是問隆慶后宮哪位美人兒能歌善舞,哪位美人兒身教體軟,他倒是能分析出個一二三四。問他對漢朝君臣的對話有什么感想,他醞釀半晌,只說出一句“太子,你來說說。”
張四維期望能從君主口中聽到什么獨到的見解。然而,他卻一句話,把這個發表感想的機會推給了年幼的太子。
對隆慶而言,不管是大經筵還是小經筵都是完成任務,只要了解了大致意思就好,不必深究。
朱翊鈞站在他旁邊,把史書當故事聽,倒是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反而能聽進去。
不僅能聽進去,也確實在心中積攢了許多疑問和想法。
既然父皇讓他說,那他可就不客氣了。
“咳咳”朱翊鈞清了清嗓子,從御案后面轉出來,走到張四維跟前,aaadquo張大人,我有一個問題,可以問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張四維躬身道“殿下請問。”
“這個朗陵侯臧宮,他很厲害嗎”
張四維不置可否“光武皇帝稱他為常勝將軍,起家亭長,參加綠林起義,后追隨光武皇帝,參與平定幽州。光武皇帝即位后,封成安侯。后南征有功,拜輔威將軍,封期思侯;建武十一年,討伐巴蜀;建武十五年,定封朗陵侯;建武十八年,平定史歆叛亂,建武十九年,平定武溪民亂。”
這個履歷聽起來確實很厲害,劉秀的開國元勛,朱翊鈞未必不知道,他問這個問題,其實別有用意“那么,比起冠軍侯,這位朗陵侯又如何”
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