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那一段日子,他變得很沉默,每天除了讀書,就是翻閱大量相關資料,奏疏從嘉靖時期到正德時期,再往前,弘治、成化、天順,甚至永樂時期。
拋開嚴嵩和夏言之間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朝廷放棄河套地區,也有其客觀原因。
太祖、成祖之后,朝廷對外戰略從積極進取轉為被動防御,尤其土木堡之變后,皇帝都叫人擄了,奇恥大辱,還談什么積極進取。
成化之后,明軍戰力不斷下滑,國庫越來越空,邊防逐漸收縮,對河套地區的控制也日漸衰弱,被蒙古人占據只是時間問題。
這一問題在嘉靖時期徹底顯現,和嘉峪關外的大片國土一樣,朝廷用放棄的方式試圖一勞永逸。
朱翊鈞年紀尚幼,他明白了河套地區對于整個大明帝國的重要戰略地位,也清楚放棄這一地區,造成的嚴重后果,如今卻無法想到有效的方法去解決這一問題。
再提收復河套,或許只是一句話,但這句話背后,將是無可估量的人力、財力投入。
朝廷才剛剛為戚繼光想方設法的募兵,籌集軍費,再談收復河套,只怕再多征十年的賦稅,也解決不了赤字。
發現問題,卻無力解決問題,這讓朱翊鈞小朋友顯得很沮喪。
馮保安慰他“殿下,別想了。做兩套算學題放松一下,解方程可解百憂。”
朱翊鈞顯得興趣缺缺“算學可以解決蒙古、女真、兩廣問題嗎”
馮保想了想,答道“可以吧,一切問題都是數學問題。”
朱翊鈞半瞇著眼,滿臉寫著“我不信”。
馮保給他解釋“殿下所擔心的收復失地,不就是個錢和時間問題。你瞧,說到底,錢和時間不也是數學問題。”
朱翊鈞半信半疑的提起筆,解題步驟都在心里,直接在紙上寫答案“大伴,下次出題能不能難一點,這也太簡單了。”
馮保詫異道“簡單嗎我還參考了國子監的算學題,比這還簡單。”
朱翊鈞抖了抖那幾頁紙“那把這個拿去國子監,讓他們做做看。”
馮保欣然接過“好嘞,我替諸位監生謝殿下賞賜。”
朱翊鈞被他逗得哈哈大笑,馮保見他笑了也就放心了。小小年紀,就已經開始為國事發愁,往后幾十年,可不得愁死他。
中秋這日,隆慶在御花園設晚宴。朱翊鈞來得早,閑來無事,坐在亭子里看他爹后宮那些鶯鶯燕燕找樂子。
這個和那個穿了同色衣裳,倆人話里藏針,掐起來了。那個多戴了一支步搖,有事沒事捋一捋,生怕別人不知道,是皇上賞的。
一群妃嬪爭奇斗艷,誰也不服誰。為了預防外戚干政,這些女孩子都是民間選來的,絕大多數空有美貌,沒有一個好的出身,更不曾讀書識字。
朱翊鈞看在眼里,覺得他們很吵,又覺得她們很可憐,一個個好似顏色各異的花瓶,徒有美貌,內里空空如也。
這些女子尚且還能爭奇斗艷,更可憐的是他皇爺爺留下的那龐大的后宮,年輕的不過二十多歲,就要在這深宮里守一輩子寡。
最后,是一個姓于的美人站出來,結束了這場爭斗。她向大家宣布了一個好消息秦嬪。
朱翊鈞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向那個秦嬪,十七八歲的年紀,長得尤為漂亮,安安靜靜的沒什么存在感。突然之間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他卻低下頭,更是退到了角落。
大家表面上姐姐妹妹相稱,噓寒問暖,背地里投過去好幾道仇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