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堯媛在旁邊拍手大笑“送的送的,一哥是送的”
宮女遞上一張帕子,朱翊鈞給弟弟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是餓了吧,想吃點心了對不對,想吃松子奶皮酥,還是芋泥桂花酪”
他們兄妹三人在炕上玩耍,皇后坐在另一邊笑盈盈的看著。聽到他這話便笑著打趣他“明明是你自己嘴饞。”
朱翊鈞笑道“要不都來點兒吧。”
點心是一早就讓尚食局準備好的,立刻就能端上來。
不一會兒,隆慶也過來了,剛坐下沒多會兒,司禮監太監匆匆忙忙趕來,遞上一封奏折“幾位閣老已經在雍肅殿外候著了。”
隆慶本想偷個懶,屁股還沒坐熱,叫他煩心的事情又來了。
看完奏折,他整個人都震驚了。
盡管他是一個對國事沒什么興趣的皇帝,但看到這種消息,也足夠讓他憤怒。
飯也別吃了,隆慶站起身,火急火燎的起駕回乾清宮。
朱翊鈞從他父皇手里接過奏折,一邊往外走,一邊翻看奏折。
這是八百里加急從兩廣送來的,半月前,古田叛軍首領韋銀豹率隊伍襲擊了桂林府
這還了得
桂林,那可是廣西的首府
當晚韋銀豹率領叛軍,趁夜深人靜,攀墻入城,直抵藩司庫,奪取庫銀四萬余兩,殺死參政黎民衷,再攻入靖江王府,與王府羽林軍激戰,羽林軍拼死抵抗,叛軍只得在天亮之前撤出靖江王府。
靖江王那是太祖高皇帝侄孫朱守謙的后代,一直世襲至此。
這些年來,朱翊鈞聽過的,兩廣地區的叛軍首領名字兩只手數不過來,這又多了一個韋銀豹。
兩廣地區山高皇帝遠,又有大量異族百姓聚居于此,許多地區山地多而耕地少,資源的匱乏讓這些地方一直處于動蕩。
這些異族首領三天兩頭組織叛亂,自立山頭,與朝廷對著干,常常是這邊的叛亂剛平息,那邊又開始造反。
朝廷每年從當地征收的賦稅,還不夠用來平定叛亂,用老百姓的錢來鎮壓老百姓,老百姓又繼續造反,如此惡性循環。
不過這個韋銀豹倒也不是吃不飽飯,所以造反,這屬于他們的家族事業,其父韋朝威在弘治年間就開始率領壯民造反,一舉攻占了古田縣城,后來戰死,韋銀豹子承父業,發展壯大,自封為“莫一大王”,還建了個金鑾殿,給手下封王、封王、封將軍,治理縣城,正經當起了土皇帝。
桂林形勢如此危急,連隆慶都坐不住了,要求兵部立刻調兵遣將,朝中竟還有官員不建議朝廷出兵因為要花錢,打仗就得燒錢,朝廷現在最缺的就是錢。
反正韋銀豹搶了四萬多兩銀
子,已經撤兵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桂林府收拾收拾還能再守一守。那韋銀豹都七十歲了,也沒幾年好活,等他一死,叛軍群龍無首,不戰而降也未可知。
朱翊鈞聽到這種言論十分震驚,這還不戰,難道要等人家打到京師再戰
轉念一想,嘉靖一十九年,韃靼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不也有嚴嵩“塞上打仗,敗了可以掩飾,京郊打仗,敗了不可掩飾,俺答不過是掠食賊,飽了自然便去。”的經典言論,有人主張不出兵,倒也不奇怪。
但這一次,隆慶卻沒有猶豫不決,這個從弘治朝開始延續四朝的叛軍,當下必須解決,無論付出什么代價。
于是,問題從打不打,變成了誰去打。
高拱提議從各處調兵,由兩廣總督李延負責。理由也很簡單,李延在兩廣地區多次與叛軍交手,對韋銀豹非常熟悉,由他來負責這次平叛,再合適不過。
但張居正卻推薦了另一個人江西按察使殷正茂。此人以前是個言官,兵科給事中,當年因為彈劾嚴嵩的親戚,又勸諫世宗不要沉迷齋醮,差點挨了頓廷杖,然后就被外放了。歷任廣西、云南、湖廣兵備副使,再遷江西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