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朱翊鈞十分好奇,“咱們怎么能幫他做選擇呢”
張居正說道“我已傳去公文,王崇古自會派出使者前往土默特部。其一,讓俺答知道,他的孫兒非但活著,還受到了朝廷優待;其二,將趙全等人投降的書信拿給他看;其三,勸他從此息兵,交出趙全。”
朱翊鈞驚訝道“那些書信是真的嗎”
“只要咱們想,那必然就是真的。”
朱翊鈞意味深長的打量他“張先生,我有一個疑問。”
張居正躬身“殿下請講。”
“這些據說都是據誰說的”
張居正又笑了起來“這個問題,該讓思云為殿下解惑。”
劉守有又從窗戶探個腦袋進來“他們有細作,咱們也有斥候。刺探情報,咱們才是行家。”
朱翊鈞還有第三個問題大明能從此次事件中獲得什么好處。
這個問題,他現在也有了答案大明和土默特部休戰,俺答向大明朝廷移交趙全等人。
但這個答案并非是他想要的真正答案。首先,俺答南犯目的是為了搶奪錢財和人丁,他是能實際從大明得到好處的。就算他為了孫子,一時答應下來,并且交出趙全,那又怎么保證把漢那吉回去之后,俺答不會再次揮兵南下
這個問題張居正也給了他答案“俺答比我們更想議和,這才是他南犯的真正目的。”
朱翊鈞腦子里有什么東西一閃而過,答案呼之欲出“他想,想要”
張居正給了他最終答案“他想要通貢互市”
“沒錯”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正如當年在海上做大做強的王直,倭寇也好,韃靼也罷,武力進犯的背后,都是以利益為目的。
俺答著實可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但惡人背后,是近些年來關外地區日益嚴峻的生存環境。
連年天災影響的不只是中原地區,也包括塞外游牧民族。
他們資源匱乏,生產力落后,一旦老天爺不賞飯吃,他們的日子比中原地區的百姓更加難熬。
從出生開始,蒙古人就注定了要在馬背上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他們沒讀過四書五經,道德感極其薄弱。天災不斷,度日不過,那就去搶。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不僅有富饒的耕地,也孕育出燦爛的文明。從突厥到鮮卑,從女真到蒙古,哪個看了不眼饞,都想來過好日子。
況且,蒙古人的祖先還真真切切的體會過這樣的好日子。
那么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朱翊鈞皺著眉頭“通貢互市,這是好事呀。就像開海一樣,解除海禁之后,大多數倭寇就變成了商人。”
“如果,咱們早一些答應俺答,與他們通貢互市,是不是就不會有那么多邊關士兵和百姓白白丟了性命,朝廷也不會每年花費幾百萬白銀的軍費,更不會有趙全這樣的小人,不斷挑唆兩邊關系,制造矛盾,從中獲利。”
張居正看著他,眼中滿溢著欣慰與贊賞“殿下說得是,只不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