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石鼓”這涉及到了朱翊鈞的知識盲區,“那是什么東西”
陳炬在他另一邊蹲下來,指著石鼓上的刻文問朱翊鈞“殿下知道這是什么文字嗎”
朱翊鈞仔細看了看,笑道“是篆文。”
馮保說道“是的,這是大纂,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文字,講述的也正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往事。”
朱翊鈞狐疑的看著他“它寫了什么,你說給我聽聽。”
“講的是秦國國君游獵之事,捕魚、狩獵、修路、種樹,還有祭祀。”
朱翊鈞說“你認識這些纂文嗎,讀給我聽聽。”
馮保搖頭“不認識。”
朱翊鈞詫異道“那你怎么知道上面的內容”
馮保笑而不語,因為他看過故宮的文物簡介。陳炬替他回答道“因為他讀過韓愈的石鼓歌。”
“噢回去我也讀一讀。”朱翊鈞眼尖,一眼就看到最右側的那面石鼓,“這個怎么和前面的不一樣”
幾人跟隨他來到最后那一面石鼓前,這面石鼓與其他不同,中間有個凹陷,上面還有兩道裂痕,上面的文字也被磨去了大半,只余下若隱若現的四行。
朱翊鈞一邊打量,一邊若有所思“這是最特別的一個,應該有什么特殊意義吧”
他指著中間的凹陷問道“這是做什么用的”
馮保說“搗米。”
“啥”
“搗米,就是把糧食放在里面,再用木棒搗成粉末。”
朱翊鈞又指著那裂痕問道“這又是做什么的”
“磨刀。”
朱翊鈞驚愕道“是我想的那個磨刀嗎”
馮保點頭“是,就是字面意思的磨刀。”
朱翊鈞蹙眉“我以為是秦朝時期的一種祭祀儀式,想不到”
想不到秦始皇的父祖輩這么有生活氣息。
陳炬卻道“傳說中,陳倉石鼓亂世隱,盛世出。宋朝仁宗皇帝以高官厚祿相許,令天下才德之士遍尋。”
馮保接著道“鳳翔知府司馬池尋得九面石鼓,唯獨缺少一面。私下遣工匠連夜做偽,獻給仁宗,果然受到了仁宗的封賞。”
“司馬池”朱翊鈞最近開始學習資治通鑒,問道,“和司馬光什么關系”
“正是司馬光之父。”
朱翊鈞又道“張先生給我講的故事中,改容聽講,受無逸圖,說的正是仁宗皇帝,說他恭儉仁恕,是有宋一代之賢君。這種拙劣的造假怎么能騙得過他呢”
馮保說道“殿下說得沒錯,仁宗很快就發現最后一面石鼓是偽造的,司馬池欺君獲罪。”
“造假風波反而使得失蹤的石鼓名揚天下,一位收藏家根據手中拓片的線索尋到關中一處村落,馮保看向那面石鼓,此時,屠夫正在用它磨刀。”
傳世之寶,顛流落千年,如今
已是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