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途經的那一大片國家正是現在所說的南洋。
朱翊鈞忽然問了一個問題“當年,三寶太監從哪里出發”
“這個我知道,”門口傳來陸繹的聲音,“在蘇州府太倉州劉家港,前些年我回家種地,途經蘇州去過此地。”
朱翊鈞又問“那你知道他是怎么走的,期間途經哪些地方嗎”
“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陸繹抱歉的向朱翊鈞笑了笑,“記不清了。”
朱翊鈞也抬頭沖他笑笑“與成記得這么多,已經很厲害了,是吧,思云。”
突然被點名的劉守有頗不服氣“我也能說出幾個來。”
“那你說說。”
劉守有道“榜葛剌,他們曾上供瑞獸麒麟。脖子有那么長。”說著,他手里還比劃了一下。
朱翊鈞要被他笑死了“你見過”
“我見過圖。”
馮保心道“我見過,不就是長頸鹿,動物園里多的是。”
朱翊鈞懶得跟他扯閑篇,低頭繼續看地圖。
這份地圖是他出門的時候,從宮里帶出來的,全國各地,重要的府、縣均有繪制,甚至還畫出了南洋許多島嶼和國家。
朱翊鈞的食指落在蘇州府的位置,一直向南,沿著大海畫出一條航線,直至一個標注“爪哇”的島嶼。
隨后,他的手又落到那條在云南,貫穿緬甸的麗水上,最后落在了入海口,往下一輕輕一滑,正是爪哇島。
對比兩條航線就不難發現,從緬甸出發到南洋,比從劉家港出發,路程要短一些,越往西邊走越短。
朱翊鈞太聰明了,馮保什么也不必說,他自己通過觀察和分析,就能有重大發現。
緬甸的重要性,遠不止增加一點國土面積那么簡單,而是這條,在當地名為伊洛瓦底江的河流,它是緬甸境內第一大河。
伊洛瓦底江匯入海洋的地方,是幾百年
后,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印度洋出海口。
在未來幾百年的海權爭奪中77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如果能在緬甸擁有一個遠洋深水港,不僅能帶動西南甚至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在軍事層面也有重大意義。
朱翊鈞已經從歷代帝王的陸權思想,開始向海權意識轉變,這也多虧了馮保從小就向他灌輸大海的重要性。
外面雨勢減小,淅淅瀝瀝的聲音反倒催眠。看完地圖,朱翊鈞放下蠟燭,打了個哈欠“我困了。”
王安說道“茶煮好了,陛下不喝一口嗎”
朱翊鈞擺了擺手“給宿衛的錦衣衛喝吧。”
說完,他就躺下睡了。
第二日繼續趕路,沿著一條河來到保寧府,快進入縣城的時候,在路邊看到一群人,正在忙著修橋。
朱翊鈞過去湊熱鬧“老鄉,這修的是什么橋”
老鄉頭也不抬回他“以前叫西橋,現在叫廣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