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好奇道“以前就有”
“有,宋代就有,后來塌了,大家過不了河,要去省府或是重慶,只能乘坐渡船。河水湍急,每年都會因為渡船傾覆,淹死許多人。后來在京城做大官的陳老爺告老還鄉,主持重修西橋,改名叫廣恩橋。”
“在京城做大官的陳老爺”讓朱翊鈞想起一個人,他又問“陳老爺家住哪里”
對方一下子警覺起來,抬頭看著他“你們是什么人,找陳老爺什么事”
朱翊鈞找了塊石頭,站在河邊四處張望“算是一位故人,他曾是我父親的老師。找他也沒什么事,敘敘舊。”
那人看著他,衣著富貴,出門帶著仆從,容貌俊美不像是窮兇極惡之徒,便也放下心來“陳老爺每天都會過來,你在這兒等等吧。”
朱翊鈞又道“天氣這么熱,陳老爺都六十多了吧,還要親自監工嗎”
“從修橋開始,陳老爺幾乎每日都來。”
朱翊鈞明白了,這廣恩橋并非當地官府主持修建的,也沒有花國家的錢,是陳老爺自己籌錢組織當地百姓修建。
他又去看河水,現在還未到端午,水流已經很急了,端午過后到了汛期,水位一上來,朱翊鈞大抵也明白,之前哪座橋為什么會塌。
他再往上游看,兩岸用巨石砌河坎,目測七丈多長,并植柳樹以保護河堤。
這時,剛才與朱翊鈞閑談那人也來到陰涼處休息,指了指不遠處的山上“那是青居山,上面的慈云寺也是陳老爺捐銀修建。”
朱翊鈞手搭涼棚往山上看“陳老爺可真是個有錢的大善人。”
“那可不,陳老爺就是大善人。”
說話間,遠處來了幾輛馬車停在空地上,有人從馬車上卸下幾個大木桶“陳老爺給大伙兒準備了茶水,還有西瓜,都過來解解暑。”
最后那輛馬車上下來一位老人,朱翊鈞遙遙的望過去,幾年不見,此人和他記憶中的樣子差別不大。
大伙兒領了茶水瓜果,坐下來休息。
陳老爺沿著河岸視察工程,忽的看見岸邊站著個年輕人,肩寬細腰,身材修長,衣著與普通士人很不一樣。文士出門,酷愛飄飄巾,寬袖道袍。眼前這位,穿的確實圓領長袍,面料也是他們這里少見的輕紗。
這明明應該是個陌生人,陳老爺卻覺得怎么看怎么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再去看旁邊兩人,也背對著他站著,隨從打扮,看著也有些眼熟。
他腦子里忽然“嗡”的一聲,驚訝得目瞪口呆,這,這難道是
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實在荒唐,可當朱翊鈞轉過身來沖他笑的時候,才真真是感覺到五雷轟頂。
“陳閣老,別來無恙。”
天予昭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