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御心中知曉,如今間層雖已然是一個支離破碎的界域了,可在過去卻未必是這樣,而為什么間層如此破碎也值得商榷。
而這一切似乎是伊帕爾神族早期發生的,對于自身族群早期的事情說得并不清楚,第一代神王至今下落不明,那不定就是與此事有關。
他想到這里,看向拓影圖上的那些疑似星象的部分,目注片刻后,便抬頭往上空看去,眸中有神光閃爍。
因為天地大變,濁潮易勢,天穹上端更是曾經被伊帕爾神族曾經占據過,期間毀滅了無數星辰,已是不可能分辨清楚,便是他有目印,幾乎也沒可能憑著一副簡單的拓圖就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星辰。
但是好在過去星象芒光會映照在內外層界的天壁之上,這里是會有殘痕留下的,那恰是濁潮傳遞的最薄弱之處,他卻是可以用目印看上一看。
這等痕跡并不是他最早發現的,當初天夏將過去分作六個紀歷,除了文獻,還有各方面的驗證,其中一個佐證,就是從濁潮變動過后星象映照痕跡上分辨,并大致發現了六個疊層,以此梳理之后,結合其余才得出了結論。
柳光認為那個圖形可以追溯到第三紀歷,多數學者討論下來也是如此認為,這和他的判斷也相近,故他是也采信這個看法,直接從這數層交疊的星象之中尋到那代表著第三紀歷的那一層。
在經過一番仔細找尋之后,結果令他微覺意外,并不是沒有發現,而是發現了數個相似之處。
也此已是可以證實,那一幅圖的確是與第三紀歷的天象有一定關系。
在確認之后,他并沒有盯得太久,而是很快收回目光。
因為玄尊觀望過多,就會導致這些過往映照消退,看一次就會少一點,這些東西還是有用的,需盡量讓其維持下去。
如今間層雖然破碎了,可是未必不會重新聚合起來,而且他懷疑間層之中的破碎,只是能接觸到的地方破碎,也許深層并非如此。
這就像是兩個屋宇之間本來存在一堵墻,但兩間屋子里的人可以打通墻壁往來,但是現在這面墻坍塌斷裂了,并還將通路堵住了。可是斷裂了未必不會重新連通,特別是現在濁潮頻頻異變的情形之下。
那么再往深入想,復神會真正的目的會不會就是聚合間穹呢?
畢竟每一個達到一定層次的異神都會設法建立起自己的神國,并在此往上邁進,具體會到哪一步還不知曉,那無疑也是有著向高層次邁進的通道的。
假設真是那樣,對天夏無疑就是一個威脅,而這回若是能搜尋到復神會高層,或許能由此得到一個答案。
他思索過后,決定給予班嵐那邊更多支持,以確保此行能夠成功,于是他一揮袖,一道法符飛落了下去。
而在此時,訓天道章之中論辯已是漸趨熱烈,來自諸洲的學者已然討論三個多夏時,但似乎沒有停下的跡象。
他看了一眼,便令此議暫緩,讓各人去進食休息。
眾學者雖然還有很多觀點亟待表達,可是訓天道章牽連一斷,他們也是無奈,只得去喝水進食,蓄養精神。
只是過去沒多久,張御卻是發現訓天道章之中傳來消息,卻是這些學者之中有人向上請示,希望這樣的論辯是否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舉行一次,而且能否讓更多人加入進來,因為這次只是涉及到內層學宮,還有不少人是在外層研究神裔的,這些人不在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