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穹云海之上,風道人立在道宮之中,觀望著前方云濤起落,就在方才他定坐修持之時,忽然察覺到了一股感應。
這感應非常之玄妙,好似在推著他往前進,雖然很微弱,但無疑也是一種助力。
他笑了一笑,道:“沒想到緣法卻是在此。”
他轉過身,回到了內殿之中,再次坐定。往昔種種對道法的思考和印證都是在一瞬間流淌過心頭。
這些道理都是以往思量通透的,他只是欠缺一個將之貫穿并融合起來的契機,為此他一直在等待著,而今卻是被他等到了。
他心下一動,喚出了大道之章,大道章之中張御留下的寄虛之妙理,他以往已是看過了,而他也不會照著去為,而是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他沉定心神,開始徐徐推動功行。
他本以為前路會有諸般阻障,然而這一回,卻是順利到令人難以想象,道法一起,便窺見神虛之所在,并在這里面成功送渡入了一縷神氣。
待他再出得定坐之后,已然成就了寄虛之境,
他想了下,也覺釋然,這些年來,他本也是一直在尋思如何走上這條路,而且前面的關節也早就同了,有時候修行差的也只是一點點緣法罷了,如今緣法到了,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其實這也是積累根底俱是足夠之故。
當初他與高墨二人一同被選為廷執,成為玄法之標桿,正是因為他們二人的資質乃是當時天夏玄修之中最為頂尖的一批。
只是以往走岔了道路,而今得見張御立下的真正道法,道法又是改換糾正了回來。最重要的是,張御作為開道之人,以自身之修持明確告訴他,玄法前面是有路的,玄修亦能修到上境,這使得他得以心負盡除。
再說他身為廷執,常年有玄糧可得煉化,道行積蓄起來遠比尋常修道人來的更快,這同樣也是一大有利之處。
風道人默默運轉了一下氣機,他起身再度來到外間,今次得有此功,身為廷執也算名副其實了,現如今再看面前起伏之云海,卻又是另一番心境。
他不由發聲感嘆道:“一朝登臺長河坐,千秋道業落心懷。由知天意當可窺,持玉洗心撥云霾。”
隨著這一番言語,他身上氣機也是漸漸拔高,道宮之中顯現出一團光氣來,
因為并沒有掩飾自身,張御這邊首先有感,望了一眼其人道宮所在,便以訓天道章傳聲道:“恭賀風道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