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出租房。
李建昆幾人戳在門口,不時走到門外來回踱步,沿著流花會場過來的方向,踮腳打量。
表情從最開始的翹首以盼,變成現在的眉頭緊鎖。
“不對勁啊”
犯不著董孟平提醒,只要不傻的人都能看出來,事情遭遇麻煩。
整整一個上午,姑娘們竟然連一批客戶都沒有帶回。
李建昆抬起手腕,搭眼瞅去,距離十二點只剩一刻鐘。按耐住心頭的急躁,決定等姑娘們回來再說。
“老林,你和新甲去搞點飯回來。”
街頭有家國營食堂,主賣籠仔飯,門旁幾口大鐵鍋里,一屜屜的蒸籠摞得老高,帶荷葉清香的米飯味道,隔著老遠都能嗅到。
按照時間安排,十二點鐘過去不多會,姑娘們結伴而回。
四人表情沮喪,甚至有些不敢看李建昆,覺得愧對學長的信任。
“別都蔫頭耷腦啊,哪有這么多馬到功成的事”
李建昆一臉云淡風輕,招呼腿腳有些不利索的她們,在茶桌旁坐下,親自沏茶,含笑道“有問題咱們想辦法解決,沒多大事。來,都笑一個。”
一番打趣,姑娘們臉色好看不少。
遂嘰嘰喳喳,道明原委。
情況大差不差,外商對她們缺乏信任,十分警惕。
往大了說,他們對這個國家完全沒有好印象,認為治安奇差無比,刁民遍地。
李建昆靜靜聽著,臉色雖然很平靜,眼神卻幽冷。
外媒害人不淺。
與后世如出一轍,對于這個國家的宣傳,沒有一句好話。
而且還不同于后世,這年頭咱們國門剛打開,互聯網這種揭秘神器又沒有普及,人們被洗腦得更嚴重。
不是真正來過很多次,或者四處走走看看的人,沒辦法真實了解這個國家。
李建昆只是沒料到,情況會到這種地步。
沈紅衣輕聲說道“我領著一撥客戶,已經過來,只是走出三分之一路,他們又反悔跑了。”
李建昆給她的瓷盞里添上茶水,寬慰她不必失落。
他知道姑娘們已經竭盡全力,但有時候一件事的結果,與努力與否,并沒有必然關系。
出租房距離會場太遠,也是一個大問題。
“先吃飯吧,吃完大家先休息倆小時。”
二林和著蒸籠,把飯端過來,放了押金,怕大伙不夠吃,還特地多買幾籠。
對姑娘們來說,又是一種新奇美食,噴香的滋味,使得心情回暖不少。
“呀,這個什么雞肉好嫩”
“這叫香菇滑雞飯。”
“我的呢好幾種臘肉。”
“臘味三拼。”
大伙邊吃邊聊。
李建昆干完一籠叉燒排骨飯后,走到門口點上根煙,扭頭說道“你們先休息,我去溜一圈。”
沈紅衣搭眼看著他的背影,感覺嘴里的肉肉,失去幾分滋味。
這次過來,她是想幫忙的
李建昆這邊,來到流花會場后,沿著噴泉廣場,漫無目的閑逛,思索著解決辦法。
不知不覺中,逛到展館后面,在側方一幢建筑下,他看見一排“地攤”。
眺目打量少許后,不禁眼前一亮,快步走過去。
“您好您好,五金水龍頭看看不”
“先生,個大汁滿的橙子您嘗一個。”
“洋芋頭需要嗎便宜”
李建昆還未走近,每個地攤上幾乎都沖出一人,好似魚兒看見水,繞著他,拿著自家的產品,賣力推銷。
跟市場買菜,也沒啥區別。
他低頭一看,明白緣故,參展證還掛著。
同時因為他是華人面相,對于這些顯然配不起翻譯的地攤而言,無疑是不容錯過的好客源。
不好浪費人家的殷勤,李建昆笑著擺手道“誤會誤會,咱們是同行。”
推銷的眾人“”
如此流利的普通話,沒得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