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斌連連點頭,十分贊同方如今的說法,自己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王韋忠說“兇手應該是戴著手套的。而且,從腳印情況來看,他可能還戴著腳套”
方如今凝眉沉思。
種種跡象表明,王令朝被滅口,要么是兇手早就計劃好了的,要么就是兇手作案一貫的謹慎,從來不會在現場留下痕跡。
他看向死者脖頸處的兩處勒痕,問郭華旻“你剛才說沒法分辨這兩處勒痕,是怎么回事”
隔行如隔山,這方面他真是不太明白,還得請教專業的人。
郭華旻蹲在尸體前,將黑框眼鏡向上推了推,說道“縊死吊死與勒死都是機械性窒息的一種,屬于壓迫頸部所致的窒息類。但兩者致死的原因是有定義層面的區分的。”
“縊死是由重力作用壓迫頸部造成窒息而導致的死亡,而勒死則是因除重力外之力量壓迫頸部造成窒息而致死亡,因此,縊溝多在舌骨與甲狀軟骨之間,而勒溝多在甲狀軟骨或其下方。”
“你們看上面的這道索溝,就是繩子在死者脖頸間造成的痕跡,這更加符合后者的特征。但我奇怪的是,這里會有兩道傷痕,而且隱隱有重疊的跡象。”
他繼續指著尸體上的勒痕道“縊索造成的索溝與勒索造成的索溝,兩種的特點也是完全不同的。”
“縊索的索溝呈非閉鎖狀,有提空現象,著力部最深,向兩側逐漸變淺,索溝的上下緣與縊溝間隆起處有出血點,這條就很像,但是跟一般的縊索造成的索溝又并不是完全相同。”
“哪里不同”
“因為生前自縊的話。人活著的時候,血液是正常流動。所以自縊時,會伴有出血現象,且皮下出血量會很大。而死后懸尸,且沒有上述反應。”
方如今指著那道索溝道“你的意思這里皮下組織有輕微出血現象,生活反應并不明顯”
聽到方如今說出“生活反應”這次詞時,郭華旻明顯愣了一下。
方如今示意他繼續說,郭華旻微微收攏心神,道“不錯,根據我的判斷,這道索溝也不完全是死后懸尸造成的,死者被掛上去的時候應該還活著,但處于重度昏迷狀態。”
方如今立即再去查看王令朝的兩只手,他看的很仔細,但結果跟之前一樣,都沒有發現任何的外傷,甚至連破皮都沒有。
他想了想說“死者處于昏迷狀態被懸在空中,但卻沒有任何的掙扎,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死亡的。兩條索溝位置非常接近,說明兇手做事非常的細致,力求將他殺布置成自縊的樣子,而且要做到完美。但是事實終究事超出了計劃之外,再怎么精確,也不可能做到兩道索溝一模一樣,還是留下了破綻”
郭華旻補充說“可以這么認為。勒索的索溝呈閉鎖環狀,深度均勻,結扣處有壓痕,勒溝多出血,顏色較深,也就是緊挨著的這一條。很有可能是死者先是被兇手勒得昏迷了”
方如今打斷了他的話“等等,既然兇手要偽裝自縊現場,為什么不是把他直接勒死掛上去,而是要勒到昏迷呢郭先生,如果在沒使用任何鎮靜藥物的情況下,死者被勒昏迷,再把他掛到房梁上,他會不會蘇醒”
郭華旻略一思索,道“理論上來說,只有當被害人為兒童或處于沉睡、醉酒、昏迷而無力抵抗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被縊頸致死。但是,有些昏迷的人會在縊頸的時候蘇醒掙扎,這也屬于正常現象,主要看被害人的昏迷程度。”
“可是,我查看了尸體的后背,并沒有發現被兇手用膝蓋頂住受害人形成的痕跡。”方如今更覺得疑惑了,一個大活人難道會心甘情愿地被人勒住脖子
退一步講,即便王令朝是心甘情愿赴死,可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也會掙扎反抗,從而在手指內側有勒痕。
但是,面前的這具尸體不具備這些特征。
忽然,他想起了王令朝在下手殺人的時候用的是注射的法子,便立即請郭華旻查看死者手腳等部位。
這一查,真的在手臂上找到了一枚新鮮的針孔。
如果正常的尸檢,這個針孔也不會漏掉,但之前只是粗略地進行驗尸,且重點都是在死者的頸部,并沒有太過在意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