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就干脆把自己的專列當成了指揮部加住所。”
“而其他大小官員顯然就沒有這樣的資格和條件,級別高的可以去寺院或者以前北洋軍閥留下的舊宅子將就借住,級別不夠的就只好‘屈居’民房。”
“于是一個二個叫苦連天,所以這也是停戰協定之后南京面臨的威脅消失,大家紛紛要求遷回南京的重要因素。”
“對于這些國府要員來說,與其說是一次遷都,更不如說是去逃荒逃難,實在是‘不堪回首’。”
因為板井彌久講得風趣幽默,不僅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局勢,還不時地穿插一些輕松詼諧的比喻,讓談話變得生動起來。松井直輝聽著聽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整個房間的氣氛變得輕松了許多。
“板井君,你真是個妙人!”松井直輝笑著夸贊道,“這樣復雜的局勢,經你一講,倒是讓人豁然開朗了。”
板井彌久也微笑著回應:“課長過獎了,我只是盡量讓事情變得簡單易懂些。那我繼續?”
“當然,我都有些迫不及待地要聽聽后面的內容了。”
“而相比史上金碧輝煌的洛陽,西南重鎮重慶則是后起之秀。”
“到了民國時期,重慶已經相當繁榮,更是和號稱上海、南京、武漢、安慶一起號稱‘長江五虎’。”
“水陸交通發達,商貿經濟興盛,城建水平基礎也較好,從城市經濟生活角度來說更適合作為首都。”
“課長,您不困嗎?”
板井彌久再怎么說也是下屬,對于上司的健康狀況還是要關注的。
畢竟現在夜已經深了,而松井直輝又上了年紀。
“沒關系,你繼續講!”松井直輝興趣正濃。
“哈依!”
板井彌久指了指地圖上的重慶。
“先說自然環境上面的優勢,我方才已經講了一些。重慶處于四川東部,緊靠富饒的四川盆地,其豐富的物產資源是他們堅持反抗的最大本錢。”
“重慶是聯結支那西部與中部東部的樞紐,遠離前線。這使得重慶能與前線戰區保持足夠的戰略縱深,從而保障首都的安全。”
“重慶往東到四川的門戶宜昌這一帶,除了長江水道外,都是崇山峻嶺。”
“從北向南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勢險要,宜守難攻。”
“而且這些地方當時并不通公路和鐵路,只有長江水道可通行,且也是水急灘多。”
“支那很早就有古人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種情況到了民國期間并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我們再看重慶周邊的地理環境,其坐落在四川盆地東南部,周圍群山環抱,關隘林立,它們形成了防御重慶的絕好天然屏障。”
“我記得有句話可以形容重慶的軍事地位,那就是‘四塞之險,甲于天下’來。”
“民間也有‘天生的重慶,鐵打的瀘州’之說,都可見重慶地理形勢的險固與軍事地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