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身處大后方,有著戰略縱深優勢的重慶地區,就成為了理想的遷都之地。”
“很好,繼續說下去。”
得到了鼓勵的坂本彌久笑了笑:“要說重慶,還得再說說洛陽。別看現在南京的老頭子坐在總統府,但自國民政府建立后,就面臨著地方軍閥強有力的威脅和挑戰。”
“盡管歷經蔣馮戰爭、蔣桂戰爭特別是六年前年中原大戰,像馮、閻、李這些有能力和老頭子扳手腕的軍閥大佬元氣大傷,暫時偃旗息鼓。
“但是民國二十一年之時,老頭子實際上能真正控制的省份和區域也并不多,主要也就是華東一帶,以及河南、湖北等省份。”
“華北地區主要由閻老西以及西北軍宋將軍等掌握、山東則是由姓韓的把持、廣東有姓陳的、廣西則是桂系的根據地。”
“而大西南地區的四川地區則更是軍閥派系林立,楊、二劉、鄧、王陵基等所謂‘川系五虎’各據一方、此消彼長。”
“這些軍閥雖然沒有能力和意愿與老頭子爭奪天下,但卻都稱霸一方,實際上并不受老頭子管控。”
“所以,除去這些軍閥控制區域,在當時老頭子即使遷都,手中的‘備選城市’也是寥寥無幾。”
“武漢雖然各方面條件也不錯,但畢竟也是長江沿岸,也容易受到帝國海軍的威脅。”
“而且那里臨近所謂的根據地,對于老頭子來說安全方面也得不到保障,所以相比之下洛陽就成了相對較好的遷都之選。”
“而在此之后,隨著他的地位逐漸鞏固和強化,也注意到了西南地區的戰略價值,老頭子開始對四川等西南地區進行經營。”
“尤其是老頭子以圍剿為名,出動嫡系部隊進入四川,其實也是向四川擴展勢力范圍。”
“同時又以作戰為名在四川大搞基建,修建了一批公路。比如,今年剛通車的川陜公路等,從某種意義上打破了四川的割據局面。”
“再經過數年經營,老頭子的勢力勢必在四川大幅度擴展,而四川當地軍閥勢力得到削弱。”
“而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步步緊逼,地方軍閥包括四川軍閥在內也大都能以他們所謂的民族大義為重,拋棄前嫌,愿意一致擁護老頭子領導全面對抗帝國。”
“這也為老頭子最終遷都重慶奠定了堅實的內在基礎。”
“板井君,你對時局把握的非常精準,繼續說下去。”
板井彌久微微頓首。
“最后,洛陽和重慶截然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差異也對國民政府的兩次遷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洛陽在民國北洋軍閥時期就是交通和軍事重鎮,有隴海線鐵路、洛陽機場在,以及西工兵營等軍事要塞,附近還有當時首屈一指的鞏縣兵工廠,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槍就是其杰作之一,這在當時都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洛陽更是中國歷史四大古都之一,極具文化底蘊,這也符合眾多自謂國學功底深厚的國府要員的胃口。”
“以上都是當時洛陽的優勢所在。”
“但是,洛陽的“短板”也比較突出,在宋朝以后其地位就不斷下降。”
“到了民國時期,也僅僅只是一座普通的內陸城市,無論是城市建設和經濟生活水平都比較落后。”
“這讓在南京過慣了享樂日子,還能動輒去上海灘十里洋場廝混的國民政府顯貴們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