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警察只是瞄了一眼,慌忙敬禮,鞋跟撞得震天響。
大副徑直闖進機要辦公室,抓起桌上的專線電話。
銅制轉盤在他指尖飛速旋轉,三聲忙音后,一個沙啞的男聲響起:“講。”
“報告,江渝號發現可疑目標。”大副壓低聲音,喉結不住滾動,“男性,說是叫張文彬,年齡在五十五六歲左右,右腹受傷,應該是槍傷,本來去往上海方向,但昨晚遇到了小偷,那小偷被他打得跳了江,此人用錢財賄賂了船長,十五分鐘前在3號碼頭下船。”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的沙沙聲:“特征?”
“戴著眼鏡,看上去比較儒雅,拎著一個行李箱。”
“知道了。”電話咔噠掛斷。
十五分鐘后,整個江陰城像被抽緊的漁網。
便衣特務混入碼頭苦力,對可疑人員進行盤查。
診所醫院被重點監控,連黃包車夫都收到密令——拉過帶傷客人的要立即上報。
太平巷口的茶樓上,情報組長周世明放下望遠鏡。
五分鐘前,他剛剛收到了特務處情報科的密電,讓他們立即出動尋找一個化名為“張文彬”的受傷男人。
并且,情報隊隊長王德海將立即趕過來,親自督導。
“把各個交通要道都守好了。”周世明對身后吩咐,“尤其是往上海方向去的水路客運樞紐,在王隊長來江陰之前,絕對不能讓人從我們手中溜了。”
他和王德發打過交道,那可是閔科長手下的紅人。
這次派王德發來江陰,足見閔科長對此事的重視。
王德發親自來江陰,這事比他之前想的要麻煩。”
電報中僅僅提到了目標人物的化名,并未透露其真實身份,周世明不敢多問。
很快有人報告說,從碼頭的一個黃包車夫口中,他在十幾分鐘前拉了一個客人,好像跟周世明他們要找的人很像,這人在江蘇學政署衙一帶下了車。
周世明立即帶人趕了過去。
江蘇學政署衙這座始建于乾隆年間的官署,青磚黛瓦的院落仍保留著前清氣象。
因靠近鎮江老城鬧市,常有商販在衙前石獅旁擺攤,穿長衫的教書先生與西裝革履的科員在此擦肩而過,倒成了民國特有的景致。
“那人捂著肚子下車,給了雙倍車錢!”黃包車夫指向署衙西側的青石巷,“往考棚方向去了!”
周世明瞇眼望向巷口——那里連著縱橫交錯的舊書市,是出了名的三不管地帶。
他掏出懷表看了眼,距離張文彬下車已經足足過去了將近三十分鐘。
“一組封巷子,二組查書鋪。”他拔出槍,“記著,要活的。”
距離周世明不足一公里的地方,石原熏扶著巷口的青磚墻,冷汗已經浸透了襯衫。
一個小診所招牌近在咫尺,但門口突然出現的警察讓他瞳孔驟縮——
兩個穿黑制服的警員步入診所,很快又走了出來,身后還跟著一個醫生。
聽不清說什么,但從神態和表情來看,那醫生應該是解釋和保證著什么。
他立刻退入賣舊書的攤販身后,面不改色地抽出本《古文觀止》,在翻看的同時借著書架的掩護觀察。
“老丈,這書怎么賣?”
攤主抬起昏花的眼睛:“先生好眼力,光緒年的刻本,只要三塊大洋。”
“貴了。”石原熏咳嗽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