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如此之多的人,其中還要不少士林學者,楊清源不能明著拒絕孔勤禮的要求。
“那便以登高為題,古有曹子健七步成詩,今日賢侄便走五層樓以應和。”孔勤禮的話中沒給楊清源絲毫拒絕的機會。
楊清源微微一笑,知道孔勤禮是為難自己,若是自己在上五層樓的時間內寫不成詩,自然才名有損。而寫出了詩,那也算是一段佳話,這老頭子也在這佳話之中,于他文名有利,看上去穩賺不賠。
楊清源登上第二層,開口第一句就驚呆了在場的眾人。
“一上一上又一上”
隨著一陣短暫的安靜之后,所有人都強忍著笑意。
唯有樓下的項守成更是捧腹大笑不止,“這等水平也能成為翰林院學士,也能考上進士啊哈哈哈”
不在理會四周的聲音,楊清源繼續登樓,口誦詩句。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樓頂上”
此句一出,樓中眾人再也忍不住笑聲,哄堂而出。
孔勤禮的面色也露出不屑之色,對著樓下大聲譏諷,“楊大人這詩,確實是別致,詩才天授,名不虛傳,三歲小兒都可隨口吟誦牧謙兄好弟子好眼光啊”
在聽到孔勤禮出言譏諷之后,楊清源嘴角揚起一絲笑容,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再登兩層,眾人以為才盡時,但聽楊清源口誦道。
“舉目斜陽夕照遠,眾生萬象只一望。”
詩句一出,全場寂靜。
很典型的欲揚先抑,原本一般上佳的兩句在前面兩句類似兒童玩笑的詩句襯托下,顯得更加高明。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樓頂上。
舉目斜陽夕照遠,眾生萬象只一望。
此詩相較楊清源之前所作,只能算得一般,但是因為此詩有登樓成詩的典故,也有可能留于青史,成為一段佳話。
永安十八年,學士楊公赴宴,遭孔生勤禮為難,上五層之樓,成詩一首。前兩句出,孔生不識,嘲諷之,待后句言畢,眾人皆贊,不提前事。
孔勤禮甚至已經想好了書中記載,他孔勤禮會成為這個典故之中,開口嘲諷,不識詩句的典范。
看著走上五樓,面帶微笑的楊清源,孔勤禮差點就壓不住心中的怒火,此子毀我文名,用心何其歹毒
楊清源還裝模作樣地走到了孔勤禮之前,躬身一禮。
“晚輩才疏學淺,還好不負眾望。”
無論是禮節言語,讓人挑不出一絲謬誤。
這個虧,孔勤禮只能自己生咽下去。
“啪啪啪”
一旁的安世耿突然就鼓起掌了,“久聞楊大人詩才神授,如此奇詭之詩真是讓安某大開眼界啊”
楊清源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掌控全局的幕后黑手,嘴角兩撇胡子,但仍然難以遮掩其長相的陰柔,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此人絕非善類。也不知道安世耿是怎么頂著這樣一張反派臉,成為京城首富的,或者說想要成為首富,就必須要一張反派。
“安員外客氣了”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