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大人所言不過是推斷難道除了楊清源外,還有別的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劫殺周明生嗎”
曹守正理所當然地說道。
“所以嚴大人和曹大人言之鑿鑿其實只是二位的誅心之言這天下欲殺周明生而后快者不知幾何如何就是楊大人動的手”
李尋歡嘴角掛著一絲譏笑,“若果真的如二位所言,那么楊大人為什么不將這負責押送的兩個衙差一并滅口。反而要讓他們逃回來兩位或許不知,楊大人雖然只是個文官,但是武功不凡,要殺那兩個衙差,易如反掌”
曹守正愣了愣,總不能說楊清源只是為了將周明生繩之以法,不愿傷及無辜這是定罪還是在夸贊
曹守正突然覺得今日在殿上,太子的勢力似乎沒有那么強大,完全沒有了論罪當日的氣勢。
就在曹守正感覺勢單力薄之時,又有一人站出來。
通政司右通政,王華。
“即便如曹大人所說,楊少卿是此案的兇手那也輪不到曹侍郎的刑部來管這件事情。議賢、議能、議功、議勤,無論怎么議,楊少卿都該在八議之列,由圣上裁斷,曹大人何以越俎代庖”
王華一句話將曹守正剛剛的話全部給否認。
先不管人到底是不是楊清源殺的,就算是楊清源殺的,那也輪不到你曹守正來管。
當初為周明生脫罪的辦法,被王華用在了楊清源的身上。
李尋歡瞥了一眼面色微青的曹守正和看似淡然的太子,心中偷笑。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好了此事朕已經知道了沒有證據就無需多言了”
周帝頓了一下,然后開口道,“但是楊卿告病,大理寺的事務不能丟下,就暫免楊卿大理寺少卿之職”
“陛下臣以為不妥”
周帝沒有說完話,就被人出列一人打斷。
眾臣皆望去,想看看是誰有這么大膽子,敢在天子說話的時候打斷他。
剛剛升遷的戶部漕運司員外郎劉既白赫然出列,他不讀四書五經,但他知道做人要講義氣現在老大遭受無妄之災,自己怎么能袖手旁觀
雖然官職不大,但是為老大搖旗吶喊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看見自己的兒子出列,禮部侍郎劉賓微微搖頭,長大了,由不得自己了
“陛下,臣以為楊大人有大功于社稷陛下如此便罷免楊大人的官職,有所不妥”
劉既白剛開始還是義正詞嚴,理直氣壯,但是越說越沒底氣。
草率了
李尋歡、王華這些扛把子都沒有出頭,自己一個馬仔逞什么英雄
雖然時機不對,語言不妥,但是李尋歡的眼中還是露出了贊許之意。
劉既白不能算是一三系的人,是靠著抱著楊清源的大腿,在糧倉案中立下功勞,才成為了一三系的邊緣人物。
李尋歡、姚節等人固然沒有看不起他的意思,但是學霸和學渣總是有隔閡的。
今日一三系的眾人是覺得,劉既白這小兄弟,是真的能相交。
有事他是真上直接打斷天子的話為楊清源鳴不平這種膽略和氣魄,以往還真是小看他了
周帝當日知道劉既白是什么樣的人物,京城著名紈绔子弟,不學無術
以周帝的境界自然也不會和劉既白一般見識,這是手微微一抬,示意無妨,繼續說道。
“授楊卿中議大夫之銜,享受朝廷供奉,他去往荊州養病,那便再加荊州都察使銜其文華殿、翰林院一應職位,盡皆保留,大理寺日常事務由大理寺丞狄知遠、宋惠父代掌,暫時劃歸刑部管轄”
王華聽到周帝的安排,皺了皺眉頭,但是沒有多說話。
李尋歡、陳訥言原本想要爭辯,卻看見王華在微微搖頭,也暫時按下了爭辯的心思。
刑部尚書衛東來年事已高,經此一案,更是不想管事,只求告老。
現在的刑部曹守正正是如日中天
將大理寺劃歸刑部,似有扶持太子之意。
但王華轉念一想,大理寺由楊清源一手重建,其中的狄知遠、宋惠父、葉劍寒、姬瑤花都非等閑之輩,一個曹守正可壓不住他們,那么陛下此舉便讓人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