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諷的馬周卻沒有立時反駁,只是整理了一下衣冠起身。
“出身貧寒又如何本朝太祖本淮右布衣,然舉義兵,驅韃虜,復我漢人神器;本朝前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范希文老大人,少時貧困無依,寒窗苦讀,終能執宰天下,開太平盛世;右都御史程大中丞,同樣是黔首出身,然如今官至三品,清正廉明,為天下士子楷模;潛溪先生宋老大人,自幼家貧,無從致書以觀,然今日為天子師,被太祖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馬周微微停頓之后,繼續道,“莫非兩位賢兄以為,他們也是出身村鎮,只會破題寫文的黔首布衣嗎”
好在大周政治清明,否則就是馬周敢以太祖舉例就是大罪一樁。
馬周拿出了這么多布衣的實例來,讓盧淺成和崔浩遠面上有些掛不住了。
“也就一個徒逞口舌之利,不通實務,死讀書的呆子罷了我問你,你可知州縣財政如何運行可知賦稅征收如何進行可知御史臺如何查案可知內閣中樞如何擬旨”
馬周被盧淺成的四問問得難以回答,盧淺成所說皆是朝廷官員才知道的事情,他布衣出身,只有讀書,又去何處了解這些東西
“一介窮酸布衣,只知賣弄文章,咬文嚼字,朝廷要這你這樣的人有何用處”
同桌的崔浩遠也幫腔道,“就算此人取巧,在今科考上又能如何如此朽木如何與我等宦海爭鋒”
“哈哈哈”
在場布衣和寒門出身的舉子都沉默了。
因為盧淺成和崔浩遠說得句句屬實,他們這些人能有書讀已經是得天之幸,至于那些政事實務又豈是他們能接觸到的
而這些世家大族子弟,家中世代為官,這些政務從小耳濡目染,又豈是寒門子弟,布衣黔首可比
就在客棧之中的氣氛被世家大族壓抑到極點之時,有人開口了,聲音厚重讓人安心
“老夫初入翰林院之時,也不知道如何擬旨,程兄入都察院時可知監察查案”
另一個蒼勁有力的聲音開口道,“老夫祖上世代耕種,哪里懂什么查案監察之道”
兩個身著常服的老者從二樓雅間之中走出。
盧淺成和崔浩遠不說話了,他們二人雖然依仗家世眼高于頂,卻也知道眼前的兩個老者不是普通人。
“你叫什么名字”
聲音厚重的老者看向馬周問道。
馬周雖然不識得兩人,但卻知道這兩個老者不是凡人,行禮之后答道,“后進末學東陽馬周,見過兩位前輩。”
聲音蒼勁的老者問道,“不錯出身寒門,但是不卑不亢,是個可塑之才,老朽冒昧問一句,你為何讀書從心回答即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紀大的原因,馬周只覺得兩個老者顯得親和。
兩人見馬周猶豫,開口問道,“莫非是不愿與我們這兩個半截入土的老頭子的”
“前輩見諒晚輩只是羞于開口。余少時讀書,只是為了出人頭地,可以孝敬父母。”
此言一出,卻沒有人開口嘲諷馬周之志。
不管是對于寒門黔首,還是對于世家子弟,讀書為了出人頭地這是人人都會有的想法。
馬周能開口直言此志,足見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