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聞言也是大笑不止
包括一直面如平湖的于延益也露出了笑容。
就在東正門的眾人談笑風生之間,東昭門的一個小卒感覺眼前一花,隨后難以置信地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此刻的東昭門只有不到五千人的靺鞨兵馬,來牽制,其余七門亦是如此,主力全都集結到東正門決戰了。
可這個士卒,卻看見,在遙遠的天邊盡頭,似乎有黑色的潮水涌來,不斷靠近。
靺鞨士卒除了八旗軍外,都是土黃色的軍服,這明顯不是靺鞨軍的兵馬。
小卒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上的鎧甲,也是黑色的。
大周尚水德,袍甲玄色
這個荊州備操軍的士卒握著長槍的手微微地顫抖,他想要大吼,“援軍來了”
但,他的喉嚨在此時因為太過激動而失聲。
這一幕發生在東昭門的城墻之上,所有的士卒都看著遠方的黑色潮水
除了難以置信,還是難以置信。
仗打到昨天,所有人都知道,晉陽城已經撐不下去了。
心中的希望之火也已經熄滅了。
但是眼前的這一幕,再次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戰意。
不知道是何處,也不清楚是何人,終于將心底那充滿希望的心情,大吼出來,“楊侯來了”
“楊侯已至”
“援軍至矣”
整個東昭門的人都在大喊、怒吼
漸漸地這個聲浪從東昭門,向著東正門而去,再向著晉陽其余六門而去。
“楊侯來,援軍至”
今聞楊侯來援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東正門城墻之上,眾將看著靺鞨軍的退守的形勢也是歡呼雀躍。
消息在傳遞,整個晉陽城中,無論是士卒還是民壯都在吶喊,在歡呼,都在發泄著絕處逢生的喜悅能夠活著,沒人會選擇死去
四邊伐鼓風塵涌,大軍山呼三晉動
城樓上,眾將能看見,在從天際涌來的黑色浪潮之中,一桿“楊”字的中軍大纛旗,正在迎風而舞。
老將趙天麟的右拳也重重地砸在了城墻的磚石之上。
以于延益的面如平湖,不茍言笑,臉上也露出了激動的笑容。
楊清源來了
于延益從一旁接過了一旁屬下遞來的將作監所制的千里鏡。
天際的玄色浪潮之前,正是一個儒雅俊逸的年輕人,玄色勁裝,腰懸玉佩,所有人看見此人的第一眼,必然會覺得,這是一個文采斐然的翩翩公子,不該出現在戰場之上,以至于他左手的明艷如血玉的長槍顯得是如此的違和。
年輕公子,長槍一舉。玄甲騎兵,立時止住了奔騰之勢,令行禁止,森嚴如斯
永安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的黑夜已然過去,今日是八月十四,而明日便是八月十五,中秋團圓的佳節。
整個大周北境的戰局,乃至靺鞨后金的國運,都將在此地,此時分出結果。
但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以為周軍只是剛剛來援而已,勝負尚未可知。
至少努爾哈齒是這么覺得的。
他最精銳的八旗軍還在,他還有十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