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微風吹過,努爾哈齒身旁的四色八旗迎風而動,嘩嘩作響。
靺鞨軍的十萬大軍陣前,一個身著青色緞繡彩云藍龍鎧甲的中年人被靺鞨諸部的宗王貴族和各個大將簇擁在大軍陣前。
努爾哈齒,后金的功臣,權臣,也是土木堡之戰的總指揮。
雖然周軍的援軍已至,但是他依舊不覺得自己輸了。
三萬天策軍的鐵騎突然抵達晉陽,確實出乎了努爾哈齒意料。但這也說明了完顏陳和尚已經擋住了周廷援軍的主力。
這三萬天策軍能成什么事
即便是腹背受敵,他依舊有十余萬精騎在手。
看著三萬天策軍游龍騎陣前的楊清源,努爾哈齒不由輕笑,他當然聽過楊清源的威名,但是人就是這樣,總覺得耳聽為虛。
“周廷看來真的沒有能戰之將了,竟然這樣一個毛頭小子來援,看著打扮還是個文人”
努爾哈齒的話引得陣中眾人大笑不止。
努爾哈齒的臉上亦露出笑容,同時還輕輕地撥了一下馬頭,胯下的卷毛青鬃駿馬刨蹄之余打了個響鼻。
等一會兒,他就會用手中的彎刀當眾砍下楊清源的頭顱,讓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騎兵。
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現在他還有六萬余八旗精騎,算上其余人馬,有十余萬騎兵,楊清源的三萬騎兵拿頭贏
晉陽城頭,于延益等眾將都關注著楊清源以及他所部天策軍的動向。
經驗最淺的項守成看著遠處的騎陣,不禁開口問道。
“楊侯這是帶了多少援兵來啊”
“三萬”
于延益說這句話的時候,頭也沒回。
他是大周的兵部尚書,對于周軍的建制最是清楚,楊清源的軍中各營主將的旗號一共是五面,說明楊清源麾下有五營人馬。
天策軍都是滿編制的,兵部每年都會核查各軍,這支騎兵打得是天策軍游龍騎的旗號。
游龍騎原編有七千人,主將為平陽侯曹雪陽。
北境之戰后,游龍騎選擇天策軍軍中精銳騎卒擴編至三萬人,合計五營。
這就是于延益作為兵部尚書的業務能力。
聽著于延益的回答,城墻之上的眾將都微微沉默。
像趙天麟,陶瑾這些沙場宿將其實早就大概估出楊清源所部的兵馬數量,雖然沒有于延益這般精準。
項守成聞言,語氣中露出了一絲擔心,“三萬人啊”
三萬騎軍,這是一人令人心中不安的兵力。
雖然是三萬精騎,但他畢竟對陣的是靺鞨軍的十萬鐵騎
楊清源騎著乘黃寶馬自中軍而出,來到大軍前方。
不過他不是來斗將的。
自稱唐末之后,幾乎就沒有斗將之事了。
當然,他也不是讓努爾哈齒出面答話了的,區區蠻夷藩王,有什么資格和大周的縣侯分庭抗禮
況且雙方也沒什么好說的,生擒此賊,斬其首懸北闕便是了。
楊清源輕輕拍了拍坐下的乘黃寶馬
乘黃立刻明白了主人的心意,調轉馬頭,面對三萬天策軍將士
靺鞨軍中一個神射手,看見楊清源背對他們,還沒有著甲,立刻起了心思,若是能將其射殺,那么周軍的援兵自然就不戰自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