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為國戍邊的趙王,竟然還在積蓄實力。
他派人趕在秦頤巖和趙天麟兩路大軍之前,進入了建州,才從建州收攏了大量的部族,以為己用。比如其中的兀良哈三衛,多有善于騎射之人,稍加訓練,便是一支精銳的騎兵。
野心勃勃的趙王,才是大周最大的內患。
此人的帶兵之能,理政之才都堪稱高明,而且善于發掘人才、培養人才,禮賢下士、虛心納諫。
這些當然都是難得的優點,可當這些優點都集中在一個有野心的藩王身上的時候
周帝為趙王的兄長,他若在位,趙王有所顧忌。
但是周帝若是駕崩,則趙王以皇叔之尊,如何能夠心服自己的侄兒
“趙王雖然麻煩,但是我們現在開始防備起來,也不怕他突然發難。他趙王能打,楊清源、李承恩哪個不能打朝廷的將帥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趙王師承曾經的橫行天下的開平王,但是不意味著他也能橫行天下。
李承恩為岐陽王之侄,中山王的弟子,絲毫不遜色于趙王。
至于楊清源,北境、晉陽兩戰聞名天下,這樣的戰績,便是開國六王親至,也未必就是對手。
這也是朝廷的底氣所在,朝中有能打的將領,就是硬氣。
有兵有將,不服就戰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何人繼承大統才能穩固大周的萬世之基”
現在這種局面,趙王便是不出手,楚王和太子兩個人都能斗得京城大亂。
“太子,不似人君,不可立也”
錢牧謙和于延益都表示反對了
不過兩人反對的理由還是有所不同的。
于延益是純臣,不涉黨爭,是結合了太子的一系列行為之后,覺得太子不合適
而錢牧謙除了覺得太子這個人不合適之外,還有自己的考量。
太子和一三系的這群人斗得如火如荼,雖然一三系現在暫時敗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些人乃是未來朝堂柱石,而且他們在朝中的勢力依舊不小。
而錢牧謙就是永安十三年科舉的主考官,如果說楊清源和王華是一三系的領袖,那錢牧謙就是一三系的隱形黨魁。
太子將一三系的得力之人一一貶謫,錢牧謙作為一三系的座師肯定是不愿意的,這是他最得意的學生啊
從那個時候就是,錢牧謙就是反對太子的。
“為天下蒼生計,為江山社稷計,必要之時,可趁陛下清醒,勸諫天子,另立儲君。”于延益放下酒杯,目光凝重。
于延益此時為內閣首輔,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執掌京城防務,若是有詔書在手,即便太子有所異動,也不懼他。
“天子的身體到底如何”
外臣之中,得以見過天子的,只有于延益和楊清源兩個人而已。
所以現在朝中也是人心各異。
“根據萬密齋和李瀕湖的說法,大概還能再撐一個月”
一個月的時間,實在是太緊張,特別是對于另立儲君這樣動搖國本的大事。
“雖然時間有些緊張,但我們也只能盡力安排了。都察院正程青松為人正直,若是他知道太子的惡行,必然會支持我們”
錢牧謙早就盤算過朝中可以引為盟友的人了。
“刑部尚書衛東來,在周明生一桉之中,投向了太子;戶部孫明遠在天子親信;吏部天官趙艋軻態度不明”
“冬”
就在錢牧謙和于延益謀劃之時,夜間鐘聲的響起,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也打亂了所有人的心緒。
“冬冬冬”,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