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是因為他的這個心態,所以楊清源沒有清算曹正淳的額意思。
在開始之時,曹正淳甚至協助于延益追查先太宗文皇帝的真實死因,是個可用之人,可用留給十三當班底。
“曹督主,魏王何在”楊清源開口問道。
魏王是先太宗嫡子,而在朱瞻坤、朱瞻圭死后,魏王朱瞻均更是唯一的嫡子,他是十三繼位的絆腳石。
曹正淳猶豫了一下,他知道楊清源要扶吳王上位,那就必須清除魏王這個隱患。
告訴了楊清源魏王的消息,那就等于將魏王逼上了絕路。
楊清源也知道曹正淳在猶豫什么,他雖然有些權欲、貪利之心,但并非是弄權之人,對于先太宗的忠誠更是母庸置疑的。
“曹督主放心,本侯不是弒殺之人。”
曹正淳看了看地上朱瞻坤的尸身,已經雨化田的人頭。
對于楊清源的這句話,信心不是很足。
但是講道理啊雨化田是柳妹子殺的,和楊清源真沒什么關系。
“魏王殿下尚未成年,還在宮中居住,奴婢可差人帶楊侯前去。”
楊清源點了點頭,“那就勞煩督主了”
“不敢,不敢”
你一個弒君兵變之人跟我這么客氣,曹正淳有點慌。
魏王是此刻不過九歲的年紀,自然是居住于宮中,方便照料,成年皇子才會開府建衙。再確認他們的能力之后,皇帝便會將其派遣于封地。
在一個太監的帶領下,楊清源帶人來到的魏王的宮中。
剛剛的喊殺之聲,早已驚醒了這個早慧的皇子,不過在看到楊清源的時候,魏王還是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楊清源若是真的謀逆,自然會誅殺周室血脈;若楊清源是為了扶立吳王,同樣不會容許他活在世上。
魏王年紀不大,但卻很清楚,只要他還活著,那吳王朱瞻垕繼位便是名不正,言不順。
“楊侯,小王仰慕楊侯已久,若是楊侯不棄,小王愿拜楊侯為師。”
還好不是欲拜明公為義父,不然就尷尬了。
魏王這一波先下手為強,倒是出乎楊清源的意料。
“殿下真的很聰明,是個當好皇帝的料子。”
聰明人不一定當好皇帝,比如藍星上明朝的嘉靖。
但好皇帝必然是聰明人才能當的。
魏王便是有這個潛質的人。比如他主動開口拜楊清源為師這件事。
吳王為什么被楊清源看重,進而扶持
不就是因為楊清源是吳王朱瞻垕的老師嗎
一旦吳王登基之后,楊清源便是帝師。
可若是魏王也拜楊清源為師,在一定程度上就和吳王站在同一起跑線了,而扶持魏王稱帝的難度,比扶持一個吳王小得多。
這一波拜師,若是成功,不僅僅可以化解性命之憂,說不定還能登上皇位,對于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但是楊清源搖了搖頭,魏王太聰明了,年紀雖然小,卻能看見他眼中的野心和掌控欲,絕對不會允許皇權被削弱的。
現在的楊清源要得不是一個英明的封建帝王,而是一個能制衡權力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