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勝,則可以以此為借口對于梁王在軍中的遺黨進行清洗,將這支邊軍徹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其中開設有,刑律、文學、軍事、治政、醫學、墨工等科目,集文理工三科于一身,已然可見后世綜合性大學的雛形,成為大周隱形的最高學府。
“請王大人賜教”
所謂的歲幣,在榷場交易之中都賺了回來。
但從會議開始到現在,這位吳都督一直沒有開口,反而是靜靜地聽著其他人討論。
“陛下有旨”
但對于北乾,韓巍卻有不同的看法。
談判、協商、交易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會通過戰爭來解決。
他是作為御林軍中的少壯派將校代表,天子未來的心腹,前來參會的。
王華無視四周投射而來的目光,不緊不慢地說道,“峻岳之言,確有可取之處,卻謬之前提。”
御林軍中郎將林不忌固然是青年熱血,但他的話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反而是韓巍的話,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是有自己的見解的。
從文化戰的角度,也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戰爭的本質原因當然是利益。為了財富而戰,發動戰爭是為了得到物質和其他財產。戰爭的爆發必須至少一方看到戰爭帶來的預期收益超過預期代價。
麟德天子很少摻和尋常的政事,垂拱而治,看上去像是一個吉祥物。
王華的目光掃向在座諸人,盡顯威嚴,雖然未曾正首輔之位,然王華已有首輔之威。
他們所求的更多的是經濟上的財富,大周與北乾之間是有和談的余地的。
此次北乾南下,打得名義就是為梁王復仇、為大汗雪恥。
自澶淵之盟后,前宋與北境的上一任霸主契丹結束了四十多年的敵對狀態,不再有戰爭;
不打仗對于老百姓,尤其是邊境地區的百姓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戰爭是要死人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天策軍沒有這么做,更不可能這么做
乾皇想要錢,想要威望,大周可以給他,可以效仿前宋的那般,訂立一個澶淵之盟。
只要不是慘敗,乾皇都能接受
這邊王華繼續說道,“且之前的梁王自立,背后乃是我大周扶持的,為的就是挑起梁王府和北乾朝廷的內斗,使得梁王成為我大周位于北面的屏障。”
熱血青年,總是容易上頭。
乾皇要用這場戰爭來立威,轉移國內矛盾,轉嫁現在大乾的經濟危機,順便掠過大周的財富。
這經濟層面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文化層面的入侵。
韓巍此人的才華確實不凡,只是借助楊清源的一份手稿,便已經制定出了一個通過經濟戰和文化戰來對付北乾的計劃,雖然這份計劃顯得很稚嫩,但核心已經八九不離十。
“不忌,武英殿上失儀,還請大都督,諸位大人恕罪”林不忌立刻躬身行禮道賠罪。
在座的都是大周的核心人物,未來的棟梁,所以這個曾經的國策說出來也沒有什么問題。
在五大都督之上,還設有一個總都督,即江湖話本之中最常出現的天下兵馬大元帥。
林不忌見此情形就要跳起來打人,就在他起身之際,從主座之上傳來了吳克明的聲音。
比如韓巍,得兵部尚書李澄光看重,若不是他只有一個女兒,肯定非將韓巍招為東床。即便不是翁婿,韓巍也是李澄光重點的培養對象。
至于太學和國子監一群學渣沒什么好說的。
會議上的風向開始偏向了韓巍。
這個歲幣具體負擔如何,不做細究,但北宋憑借著澶淵之盟,在邊境搞榷場貿易這件事,是讓宋王朝賺得盆滿缽滿。
對于乾皇來說,這場仗,打贏打輸,并不重要。贏了有贏了的做法,敗了有敗了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