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撫司當即就認定這是梁王府的陰謀。
“峻岳,你繼續說”
朝廷和趙王府之間的矛盾,便是沒有辦法調和的矛盾,唯有戰爭才能解決。
韓巍在大周帝國經緯學院之中,學的就是戰爭經濟學和戰爭政治學。
契丹的遼道宗曾言,“吾俢文物,彬彬不異中華。”可以說當時的契丹高層都開始仰慕中原的文化了。
此時在武英殿中發言鼓吹決戰的,都是少壯派的人,真正大佬,一直沒有出聲。
“你這是叛國”
韓巍想過軍方中的大佬會有人來反對他的觀點,但沒想到第一個旗幟鮮明反對的,是這位中極殿大學士。
而林不忌雖然熱血沖動,但是他是吳克明的外甥,麟德天子的表弟,對于麟德天子忠心耿耿,能夠成為御林軍中郎將,宿衛宮城,就已經說明他的能力和忠心了。
“詔曰外有北狄暴虐猖獗,內有陰詭犯上作亂,此誠危急之秋,眾卿需勠力同心,共克時艱擢天策軍大都督為北境節度使,專司對北乾作戰之諸事擢御林軍大都督吳克明為幽州節度使,點十萬御林軍北上,協助龍武軍大都督曹雪陽平定叛亂”
峻岳,為韓巍的表字,李澄光既是韓巍的上司也是他的長輩,以此稱呼合情合理的同時,也表現了他對于韓巍觀點的支持。
經過錦衣衛的打探,竟然從北乾那里得到了天策軍刺殺梁王和北乾大汗的消息。
六軍都督府有天子六軍中的五人擔任,神策軍大統領為左軍都督,龍武軍大將軍為右軍都督,天策軍大都督為前軍都督,神武軍大將軍為后軍都督,御林軍大將軍為中軍都督。
“北乾此次南下,所求并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也不是乾皇簡單的立威,而是他想要通過這一場戰爭,徹底地掌握北乾的邊軍。”
雙方之間唯有一戰
經過王華的解釋之后,此次的軍事會議的思想已經高度統一。
“此言不然”
得到了兵部一把手的肯定,韓巍也自信了起來,“諸君,我以為與北乾和談,并非恥辱,而是要看著和談帶來的利弊。漢有白登之圍,唐有渭水之盟,不過是一時之選。何足道哉楊太子太傅在與北乾開設邊境交易市場之時,便曾經有過以經濟之道鉗制北乾的想法。
兵部尚書開口,也就意味著給這件事情定性了。
那這樣的北乾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大周的商品、錢幣占據了北乾的市場,大周的文化被北乾的貴族、平民所推崇。
“不忌放肆”
這只是乾皇用了不光彩手段之后刺殺。
“謬論,一味求戰,卻不知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務。光是喊打喊殺,落入下乘,不過是一介武夫。”
下官不才,曾于翰林院通文館中拜讀楊太子太傅之手稿,小有心得。若是我等假借盟約之盟,擴大與北乾的交易,使得我大周之商品、錢幣占據北乾。”
“這是當年,天子、首輔錢大人、本官以及楊太子太傅一起商議之策,多年來效果也是極佳,梁王府與北乾中樞一直處于對立的狀態。我北境安定,百姓安居。”
一直當透明人的王華開口了,他此刻身居中極殿大學士,雖然不是內閣首輔,但中極殿確實二閣四殿之首,朝中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王華將是未來的內閣首輔。
新任的兵部郎中韓巍對于這個御林軍中郎將的說法嗤之以鼻,他是科舉出身,正經的翰林學士,就在要外放一郡太守之時,這位兵部郎中竟然主動請求前往大理寺刑律學院進修
若是在可以單線作戰的情況下,去選擇兩線作戰,絕對是不明智的選擇。
比如趙王府,他看到的是大周帝國高高在上的皇位,他手下的人看到的是勝利之后的從龍之功。一旦趙王榮登大寶,那他們的地位便會水漲船高。
但在制度沒有建立的今天,誰都不會把天子當成吉祥物。
他的旨意,便代表著帝國的最高意志
當然這個意志是有麟德天子和核心的幾人一起商討出來的。
但當這個意志出現時,帝國便不再有其他的聲音
“臣遵旨”
對北乾、對趙王兩線大戰,在這道圣旨下達之后,拉開了帷幕
本章完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