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改革走得順風順水的內閣心有挫敗之感。
這個以永安一三系也精神內核的內閣中樞是期望改革的,但是地方的阻力讓他們的改革沒法繼續進行。
若是能夠快速平定趙王的叛亂,那朝廷就可以借著大勝之威,靖清地方。
那些牛鬼蛇神自然也就不敢跳出來阻攔。
所以內閣才會催促趙天麟進軍,即便是冒險之舉。
趙天麟從天子密詔的謹慎切切之中,探知了天子的態度。
這位少年的麟德天子現在也十分的糾結,他既和這些大臣一樣,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又對進軍之事感到擔心。
這樣的矛盾心情之下,麟德天子才發了這樣一封密詔給趙天麟,叮囑他千萬小心,但又沒有阻止趙天麟進軍。
“還請天使回稟陛下,臣趙天麟謹遵圣諭,不敢有違”
在御林軍和守備軍抵達之后,趙天麟將兵馬重新整編磨合之后,便拔營而起,向著冀州腹地進發,
趙王潰軍,李遠和王聰二人在邱福的首級被趙天麟祭出之后,便知道此戰不可為。
二人不謀而合,同時下令撤退。
李遠帶著麾下殘存的兩萬余騎兵,從后方退走。龍武軍的騎兵都在之前的大號之中,被殲滅,沒有人有能力攔截追殺李遠的騎兵,撤離并沒有太大的阻礙。
相比于他,王聰則要困難得多。
邱福的人頭在正面戰場是被許多人看到的,主帥陣亡還被斬下了首級,正面的兵馬已然是崩潰了。
王聰雖然身為臨時的統領,卻也沒有辦法控制局面。戰場之上甚至有內斗、踩踏之事發生。
王聰只能殺一部分,威一部分,控一部分人。
即便是如此,也有三千余人馬,死于混亂之中的相互踩踏。輕重傷者八千余人,這比打了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損失還大。
但王聰還是順利保住所部了趙王軍的核心兵馬,合計三萬五千精銳步卒。
其實在撤退之時,趙王所部尚有八萬左右的兵馬,但這三萬五千人已經是王聰的極限了,沒有辦法再帶更多的人沒有糧食了。
他們的輜重糧草原本是囤于大營的,卻被偷襲中軍的徐文韜所部給燒毀了,剩下的糧草或者說根本沒有什么糧草能剩下。如何能供給大軍吃喝。
若是趙王軍能攻下龍武軍的右營倒也罷了,龍武軍的右營之中也有不少的糧餉軍姿,雖然不能讓所有士卒都能得到供應,也能保證士卒不會挨餓。
誰知道,這一場不僅大敗而歸,而且龍武軍在戰斗中還燒掉了自己的糧草,連搶糧的念頭都被斷了。
這就等于徹底砸碎的趙王軍普通士卒的希望,他們或許回不了家了
王聰只能盡可能地收攏精銳的敗兵,那些身上有傷的,缺胳膊斷腿的,都被他放棄了。
他及時地與指揮騎兵的李遠會和,雙方兵合一處。
李遠所部騎兵原本就是善于長途奔襲,這種長途作戰最是考驗內勤,他的麾下騎兵中有不少是原本北乾投靠的騎兵,他們依舊延續著北乾原本的喜歡,在騎兵作戰之時,帶上數量不少的羊。
不過這些羊主要的不是肉,而是奶。
羊肉只是過年過節和冬天不得已的選擇,羊奶制成的各色食品至今仍是草原人的主食。
這些奶制品熱量高,易于保存,方便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