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戰動搖軍心,可斬
但如果動搖軍心的人是主帥呢
趙麟征戰多年,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但他還是選擇這么做了
“叮”一柄戰刀被扔在霖上,一個約莫三十歲左右的校尉跪倒在霖上,向著趙麟重重地磕了九個響頭。
“趙帥卑職的孩子才剛剛滿周歲,我還沒有抱過他幾次恕卑職不忠不勇。大帥之恩,卑職今生難保,來生必結草銜環,以報趙帥之恩”
放下兵刃的,大多都是心有牽掛之人,約莫七八百人選擇了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青年的將士不理解,投去的鄙夷目光讓這些人羞愧難當
趙麟只是輕嘆一聲,他想要給這些將士一條生路,但他們選擇了忠義之名,趙麟也不好去干預他們。
就在趙麟所部中軍重新列陣之時,趙王軍的騎軍之中散開了一條道路。
趙王騎著一匹神駿雄壯的棗紅馬在一群近衛騎兵的簇擁之中來到了陣前。
“趙老將軍,別來無恙啊”
趙麟原本是不愿意和這等亂臣賊子多話的,但是現在還有七八百弟兄想要投降,為了他們,趙麟也得和朱楷上兩句。
“趙老將軍,乃是國之棟梁。本王在軍中最敬仰的,便是老將軍您了如今子暗弱,權臣當道,社稷崩壞,本王奉太祖高皇帝所著皇周祖訓,清君側,靖國難老將軍德高望重,當理解本王才是,何不相助本王,鏟除奸佞,還我大周社稷一片朗朗乾坤”
皇周祖訓乃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趙王所也是他此次騎兵的口號和大義名分所在。
皇周祖訓有載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有皇周祖訓為證,加上趙王的口才和感染力,確實讓不少不明其中三昧的士卒開始懷疑動搖了。
但這等伎倆自然是騙不過趙麟的。他雖然是武將,但畢竟是從開國時代走過來的老人了,對于朱楷的這番話自然是嗤之以鼻
“趙王爺,太祖的原話應該是,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待命,以清君側之惡。怎么到了你這里就變味了”
皇周祖訓中原話的意思是,親王要把你的軍隊管好,訓練好,要等待皇帝的命令,你才能夠去清君側。
可現在,朱楷將其改成了“必訓兵討之”這就是親王可以直接帶兵去清君側。
雖然看似只改了兩個字,但其中的意思卻大為不同了
后者相當于給了親王一個主動起兵的自主權,以太祖高皇帝之睿智,豈會留下如此大的隱患。
朱楷被趙麟揭穿了之后,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經過此役,趙王朱楷的心性再次得到了蛻變和進化。此時的朱楷比以往更加的強大和可怕。
“老將軍怎知,本王騎兵沒有陛下的密詔此時的朝中,內閣獨斷專行,目無子,使得皇權蒙塵,這才有了今日之戰,京中的局勢,趙老將軍難道不清楚嗎”
朱楷這番話,不僅僅是在勸降趙麟,更想要通過這場辯論可以洗白趙王的謀逆之身。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至少趙王軍這邊,對于趙王起兵的認可度更高了
當然這也依賴于趙王平時的威望。
“老將軍,不如思慮一番,本王愿意給老將軍時間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