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含元殿。
大周朝廷中樞正在召開大朝會。
今日的議題自然也是和趙王叛亂有關的。
“臣兵部員外郎許立身有本奏”一個中年官吏走了出來,國字臉,頷下長須,看去極為方正,符合傳統意義官員的模樣。
兵部員外郎,官不過從五品,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顯然不可能是他自己的意思。
眾臣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掃過兵部尚書李澄光,及左右兩位侍郎。最有可能的,就是這三位大佬,兵部下屬的官吏,不都是他們的馬仔嗎
但此人之后的話,卻讓眾人心中驚疑。
“臣許立身彈劾龍武軍大都督曹雪陽,有負圣恩,畏敵如虎,龜縮城內,不敢應戰,使得我朝廷中樞二十萬大軍困守城內,朝廷的顏面何在天子的威嚴何在”
許立身連連發問,一身氣勢,如國之柱石一般。
但是其內容,卻讓在場許多官員開始沉思了。
什么情況,兵部的馬仔竟然要逼六軍都督府的都督出戰,這難道是兵部和六軍都督府要在朝中開戰了
平靖軍都督趙天麟剛剛以身殉國,兵部就有人跳出來了,很難讓人相信這只是個意外。
不僅僅是眾人疑惑,兵部的左右侍郎也感到疑惑,對視了一眼。
你的人
不是你的人嗎
兩人的眼神交流,瞬間讓對方一愣。
沒想到這件事情竟然不是對方安排的,兩人瞬間將目光投在了身前的兵部尚書李澄光的身,難道是老大安排的
李澄光立于大殿之,視眾臣的目光如無物,巋然不動,似乎整個朝會都與他無關一般。
這讓含元殿內眾臣更加摸不清李澄光在想什么了
不過李澄光的話立刻引來了六軍都督府的一位中郎將的反駁。
“許大人,你們兵部越界了”
兵部雖然為朝廷六部之一,但實則是不掌兵的,而是一個軍事行政機關。負責招募士兵、發放軍餉、籌集軍糧、安排軍馬、制造軍械、將校升遷考校總之一句話,凡是打仗沒有直接關系的軍方事務,都是由兵部負責的。
而六軍都督府,負責兵馬的調動,戰區的劃分,作戰計劃的制定。凡是和打仗有直接關系的事情,都是由六軍都督府負責的。
兵部掌軍務,都督府掌軍權。
既能保證各司其職,工作壓力沒有那么大,也能保證不會出現一家獨大,架空軍權的情況。
但是現在兵部好像不甘心只掌軍務,對軍權也要插一手了。
這次的出手明顯是早有預謀的,在這個中郎將反駁之后,突然一批文官出手了。
其中有翰林院的侍讀學士,戶部、禮部的員外郎,太常寺協律郎,鴻臚寺寺丞
一時間竟然二十七名官員附許立身之意
這場景看著就很壯觀
高居于帝位之的麟德天子似乎也被眾臣聯名的場景所震撼,在片刻之后開口道。
“朕以為,許卿及眾臣所請,甚合情理傳朕旨意,著龍武軍大都督曹雪陽即刻出戰,擊敗叛軍,收復失地,不得遷延”
“陛下”
“陛下”
麟德天子剛剛說完,六軍都督府主事,御林軍大都督就站了出來。
“陛下為將者臨陣判斷,最為重要,我等不在戰場正面,不知情況如何,若是隨意下令,反而會導致我軍大敗還請陛下三思啊”
吳克明知道這道命令對于戰場的主將會有怎么樣的影響。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句話雖然大逆不道,但確實是有道理的。
就算是藍星包打錦州之時,101也曾經和軍委意見相左。其主要原因就是雙方對于戰場形勢的判斷不同。
“陛下,于千里之外指揮大軍,乃是大忌,陛下豈不聞潼關、高粱河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