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便是玄宗催促哥舒翰出戰,高粱河之戰乃是宋車宗胡亂指揮。
吳克明的話一說,麟德天子的臉色便陰沉了下來。
“吳卿的意思,朕是前唐玄宗這樣的昏聵之主嘍朕發布的皇命也是亂命”
吳克明立刻俯身謝罪,“臣不敢臣只是想”
吳克明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麟德天子打斷了,“你想什么君無戲言,豈可朝令夕改”
“臣不敢”
在這充滿火藥味的君臣對奏之中,讓群臣似乎看到了別的東西。有不少大臣都是若有所思。
散朝之后,一處幽靜的雅苑之中,竟然有十余名大臣聚會。
“今日之事,沒想到能如此順利,實在是大功一件,待趙王殿下登臨大寶,我等皆是有功之臣”
在白溝河之戰前,朝廷中雖然有部份的趙王黨羽,但大多數依舊是不看好趙王的。
自古以來,以藩王之身謀反成功的人幾乎沒有。
大部分人之所以投靠趙王,只是因為趙王許以重利。
大周官吏雖然工資調好幾個等級,但他們的薪資水平與前宋時期依舊是沒有辦法相比的。
在趙王的重金誘惑之下,自然有人愿意為趙王賣命。
但是白溝河之戰打完,朝廷之的風向就已經暗暗變了,就算是不知兵的文官也能看懂,現在朝廷的形勢十分的糟糕。
現在根本抽調不出多少能戰之兵來繼續鎮壓趙王的叛亂,唯一一支建制尚且完整的兵馬,就是曹雪陽的龍武軍了。
可這支龍武軍是曹雪陽新編練的,戰力并沒有經過實戰考驗,大周的眾臣對于其還是不信任的。
當前的情況與后金入侵之時何其相似,可現在又去哪里找于延益呢
唯一有希望打贏這場仗的楊清源,因為政變弒君之事,被群臣排斥,自逐京城。哪里還有人能阻止趙王的攻勢
不少大臣覺得,趙王攻入神都,登臨大寶,只是時間問題了。
若是現在能夠提前投效新君,那這個功勞可不敢想啊最少也得官升一級吧
站隊,永遠是政治斗爭中最大的藝術,只要會站隊,能抉擇,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也能扶搖直。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位葉姓大佬。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在每一個關鍵的節點,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而這些人,在此時選擇了投靠趙王。
趙王府組建的密探雖然不如錦衣衛,但還是有一小部分滲透入了天子腳下的神都。
雖然暗六部監控神都,但神都內外有常住人口八百萬,就算暗六部也沒有辦法完全清楚趙王府的暗探。
這就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在原本就投靠趙王的官吏的幫助之下,他們暗中會見了不少的中下層、不得志的官員。
這些人是最容易動搖的
時日不多,現在就已經發展了數十人。
特別是翰林院中的翰林,不是每個人都像楊清源、王華這般被當成儲相培養的。
那些二甲進士中排名靠后的,又入選了翰林,多年不曾升遷,又沒有門路謀求外放,只能在翰林院中蹉跎歲月。
而現在趙王的橄欖枝讓他們看見了希望。
“今日朝廷之,大勢之下,連天子都同意了我們的所請”其中一個中年翰林舉起了茶杯,滿飲一口,然后就被茶水燙得吐了一地。
“呼呼呼”
“哈哈哈汪兄慢點喝,這茶水滾燙,若是心急,不僅喝不到,反而會燙傷了自己”鴻臚寺丞不緊不慢地吹了吹茶盞中的茶,然后再慢慢地抿了一口。
“對了那位兵部的員外郎也是王爺的人嗎”
突然之間,有一個官吏提到了剛剛第一個出言的兵部員外郎許立身。
他們前日商議之時,就對誰來提出這件事情感到糾結。蓋因他們這里的眾人都是一群沒有實權的官吏。想要提出對于曹雪陽的作戰事宜,他們是完全沒有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