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龍武軍這樣善于防守的軍隊,趙王軍確實沒有遇到過,同樣的,對于他們也是陌生的。
趙王雖然在有意識地訓練麾下兵馬的攻堅能力,但更多的是攻城、攀登、跳蕩等技能。
趙王及麾下的大將就沒有想過會在攻堅上出什么問題
張世美心中盤算著此刻手中的力量,他的手中還有三千鐵騎,雖然不是具裝騎兵,但也是人馬披甲,擁有極強的破陣能力。
這一支鐵騎將是之后擊潰龍武軍陣型的關鍵,若是這一支兵馬也無能成功,那剩下的就是雙方的血拼了。
至于此時現在陣中的朱士宏,說實話,張世美已經不抱希望了。
雖然鐵騎的沖擊力極強,但并不代表著他就是真正的無敵。朱士宏及麾下兵馬已經陷入龍武軍的陣中多時,恐怕是難有生機。
張世美只能祈求,朱士宏在陣亡之前盡可能地殺傷龍武軍的士卒,消滅其有生力量。
而曹雪陽也在思考剛剛的指揮。
她雖然是龍武軍大都督,但此前并沒有過如此大規模兵團作戰的指揮經歷,剛剛的指揮之間還是有所的紕漏的。
同時,曹雪陽也意識到了龍武軍和趙王軍士卒之間的差距。
在防守之時,龍武軍士卒按照往日的訓練之法,可以說打得漂亮,防得滴水不漏,沒有給到趙王軍任何機會。
可一旦呈追擊之勢,龍武軍的陣型就難以保持完美。
曹雪陽作為一個騎兵統帥無疑是極為優秀的
,但是作為一個二十萬大軍的總指揮,只能算是合格。
不是每個人都能統帥如此多的兵馬的。
就如西楚的項霸王、前漢的冠軍侯霍去病,他們在三到五萬人這個級別,可以將自身的統帥能力發揮到最佳。給他們二十萬兵馬,反而會限制他們的發揮。
而淮陰侯、武安君、李衛公這些人,再多的兵馬也能調度如常。
這個缺點曹雪陽自己也知道,但龍武軍的主帥從政治屬性上看,沒有比曹雪陽更合適的人選,所以楊清源才與她聯合研討出了當前龍武軍的作戰模式,可以當下的戰斗力發揮到極致。
只是,現在龍武軍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了,雖然可以勝,但是沒有辦法擴大戰果。
這一點可趙宋的軍隊有點像,他們善于防守,戰斗的勝率不算低,但是每次都是慘勝,很少有能擴大戰果的機會。
就在曹雪陽苦心冥想之際,卻發現左右兩翼的趙王軍一直沒有停下進攻。
這讓曹雪陽腦海之間靈光一閃。
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之中。
戰爭是雙方的事情,不僅僅是曹雪陽一個人能夠把握的,反過來同樣的,此刻焦急的也不僅僅是一方,而是雙方。
龍武軍不能擊破趙王軍,固然不能收復失地;但趙王軍不能拿下晉陽,明顯更加難受。
晉陽城的龍武軍就會像一個暗箭,釘在趙王的側翼,一旦他想要對于齊、徐之地有所動作,龍武軍都可以從側翼給他一個重擊。
如鯁在喉
相比于龍武軍,趙王軍更是急于進攻,獲得戰果。
既然不善于進攻,那就不進攻,還是用防守反擊,陣型前推的打法,等著趙王軍主動進攻就可。
趙王軍這邊也重新收拾好了陣型,清點了剛剛的傷亡。
陣亡四千人,受傷六千人,趙王軍一下子一萬人的戰斗減員,讓張世美壓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