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仗還得繼續打,至少現在趙王軍這邊還是有兵力優勢的,就算是一個換一個的慘勝打法,打到最后也是趙王軍的勝利。
戰役的勝負,某種意義上不在于傷亡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達成戰略目的。
只要能消滅龍武軍,拿下晉陽城,就算損失二十五萬大軍都是值得的。
張世美趁著雙方后撤的工夫,召集了部分的將領召開了一次露天軍事會議。
就在眾將聚集之時,一個少年將軍策馬而來,
“父帥”正是張世美之子張文弼。
“文弼,剛剛打得好啊”一群將領立刻圍了上來,贊嘆不絕。
這里可不僅僅是人情世故,而是張文弼的弓騎在剛剛的戰斗中確實是最出彩,這種從后金處學得的戰法,打了曹雪陽的龍武軍一個措手不及。
至于其他,雖然沙場經驗豐富,卻沒有人能在曹雪陽的龍武軍前占得便宜。
“文弼,你估計一下剛剛的戰果如何”
張世美一個眼神就已經讓張文弼明白他的意思了。
此刻因為初期的戰事不利,這些將領心中或多或少肯定是有所不安的,此刻需要亮眼的戰績來鼓舞大家的信心。
“父帥諸位將軍,剛剛的交手,我麾下的弓騎,至少殺傷龍武軍三千人。”
張文弼麾下的弓騎不過三千余人,數輪的進攻能到達這樣的戰果已然還是十分難得。
“英雄出少年啊”
“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在一陣贊嘆聲中,張世美又調撥給了張文弼五千騎兵,都是精于騎射之人。
“文弼,之后你率領弓騎前往龍武軍的左翼進行襲擾,務必對其造成有效的殺傷,打亂其防御陣型”
“得令”張文弼年輕的聲音,清晰而洪亮。
“譚淵”
“末將在”一個身形魁梧的大漢站了出來,乃是張世美麾下的大將譚淵。
此人嗜殺成性,但一身武功已是初窺洞玄之門檻,所差不過是一個契機。
譚淵驍勇善戰,引五石之弓,射無不中,在張世美軍中向來是重要的破陣大將。
“你率領鐵騎三千,跟隨于文弼之后,尋找戰機,一旦敵軍出現破綻,立刻率軍殺出,從側翼突破敵陣,攪亂陣型”
“得令”
張世美看著二人,繼續說道,“若是你們二人能突破側翼,本將此戰記你們首功”
張文弼眼神一亮,而譚淵則是拍著胸脯說道,“大將軍你就瞧好了吧老譚我肯定給你將這個龜殼給敲開”
譚淵雖然嗜殺成性,但在軍中最是佩服張世美。
他在與后金的作戰中,曾經兩度陷入后金的包圍,都是被張世美所救,自此之后,便對張世美言聽計從。
說完譚淵便提著一柄重逾六十四斤的虎頭金刀,跨上戰馬。
“郭亮”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