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吃著燒鵝,嫌棄油膩。吃烤羊,覺得干柴,不如直接切成塊烤羊肉串,夾上塊羊尾油,那多香多嫩,要是再烤個油包羊腰子、烤羊蛋,那更美味,浪費這只羊這只大鵝了。
突利卻很滿意。
既是頭次吃這么奢侈的大菜,也是覺得皇帝這是很抬舉他。
李世民也是大塊朵頤,賓主吃的滿嘴流油,相談甚歡。
羊肚里的糯米飯也比較油膩。
渾羊忽歿帳中十人只吃了部份,剩下的都賞賜給李世民和突利的侍衛了,那些侍衛們倒是不嫌油膩,還覺得能吃到這皇家御膳、宮廷名菜很有榮光呢。
李世民在岸邊送突利上船,還折了枝柳枝給突利,又說風大,把自己的錦袍解下來給突利披上。
那親切的模樣,真好比親兄弟了。
不過懷玉在旁邊倒是挺淡定的,親兄弟又如何李世民可是殺兄宰弟的,建成和元吉尸骨還未寒呢。
兩人依依不舍的道別。
突利乘小船返回了渭水北岸,李世民望著濤濤渭河水許久,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收起。
皇帝沿著渭河南岸漫步,房玄齡高士廉杜如晦秦瓊周紹范跟著后面,武懷玉和安元壽則依然頂盔貫甲執千牛刀隨侍。
君臣都沒說話,就這樣漫步河邊,似在消食,也似在謀劃著更大的事情。
利用頡利和突利叔侄間的這種特殊關系,分化離間拉攏,這一步走的比較順利,武德七年李世民奉旨通和,就用過一次了,突利也是非常配合。
如今突利還是那個突利。
頡利自然也還是那個頡利。
只是對李世民來說,和議的機會已經出現,但他卻又有幾分猶豫了,咸陽、三原兩戰,讓李世民心中覺得突厥人其實并不算強。
在長安腳下,如今各路人馬匯聚,真要打,勝算還是很大的,尤其是有突利這樣的反骨仔在,只盯著頡利打勝算更大。
就這樣和議,放突厥離去,那未免有幾分放虎歸山的遺憾,將來再要收拾突厥,會更加困難。
房杜似乎也早猜到皇帝的心思,卻并沒有一人出聲。
打還是和,最終還是得由皇帝做出最終決定,該分析的他們都分析過了。
“走吧,回京。”
李世民在河邊足足散步了一個下午,直到天昏暗之時,才終于要回去了。返京的時候,李世民的臉上沒有了猶豫不決,眼中盡是堅決。
懷玉知道,李世民終究還是決定和談了。
這位年輕的天子,還是打算早點結束眼前的兵災,這個選擇究竟對還是錯,懷玉也不好評說,但歷史上這次會盟后,李世民勵精圖治,也是用了短短幾年,便讓李靖出兵攻入突厥汗庭,生擒了頡利,一雪前恥。
到貞觀四五年的時候,斗米就已經只要三四錢了,雖然這里面也有錢荒原因,導致錢貴物賤,但貞觀四五年的時候,確實比武德朝的時候,已經安穩富裕太多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掃平天下,結束戰亂,百姓能夠安心耕種商人能夠貨通天下。
“懷玉,你覺得朕跟頡利和議,做對了嗎”
“朕是不是懦弱了”
懷玉搖頭,對前邊馬上的李世民道“一時的忍讓并不是懦弱,而是為了更好的前行,陛下是心懷天下,才能如此忍辱負重,這絕非一般帝王能夠做到的,”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卻用了四十四年時間攻打匈奴,而他能擊敗匈奴,也是因為他即位的時候,接手的是經歷了文景之治的強盛大漢朝。
陛下拔亂反正,臨危受命,接掌的大唐,卻是還剛結束中原群雄割據稱霸,還沒能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國力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