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暫且隱忍。”
李世民忍不了,一天都忍不了。
兵部尚書杜如晦雖是書生,卻也是堅決主張打。
“陛下,臣得報突厥九月退回草原后,今冬草原發生白災,凍死許多牲畜,如今也是自顧不暇,而且漠北的鐵勒諸部也都不服突厥欲谷設、拓設等管束,”
“突厥人受災,便向鐵勒諸部征集牲畜草料重稅,完全不顧鐵勒人死活,引起鐵勒諸部極大不滿,如今他們已經打起來了。”
“臣以為,眼下正是我們出兵收復朔方的絕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今年長安冬天的雪很大。
塞北的雪更大。
據報,大雪深數尺,這種大雪在草原上,叫做白災。
這是要命的雪災,會有無數牲畜凍死,而對草原人來說,牲畜就是他們的根本,出現這種大災,牲畜凍死,那么就要餓死人。
一般大白災后,草原就會陷入動蕩,要么所有部落團結一致,南下搶中原以解決饑荒,要么就大魚吃小魚,大部落搶小部落,突厥汗國搶鐵勒、契丹部屬的牛羊,或是加稅。
但大災之年加稅肯定引發叛亂。
所以要么內斗,要么外侵。
但春夏季節,不適合大規模的南下侵犯,路上無草,牛馬無膘,支撐不起長途行軍,萬一邊關警戒提防,那么他們可能就得凍餓死在半路。
最好的入侵季節還是在秋季,秋高馬肥,天氣涼爽,牛羊肥壯。
殿上。
陷入了很大的爭執中,兵部尚書杜如晦建議趁機攻打梁師都、招降苑君璋,解決這最后兩個反王。
而左仆射蕭瑀更猛,他提議不僅要收復朔方和云中,還要趁突厥病要他命,拿下朔方云中后,還要趁勝追擊,把河套五原和代北定襄也給一舉奪回。
若是到時有機可乘,還要把敕勒川的突厥汗庭給他破了,把突厥人徹底趕過陰山去。
可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堅決反對直接出兵突厥,這位在家停職反省了一段時間如今再次恢復原職。
“我們不能言而無信,唐突盟約才剛重訂三月,不能主動撕破盟約。”長孫無忌認可此時收復朔方云中,但不能打突厥。
“玄齡”
皇帝沒急著表態,而是問起心腹中書令房玄齡。
“陛下,在突厥沒有背約侵犯的情況下,我們主動出兵便是背信棄義,必然勞民傷財,這不是王者之師,而且我們現在還沒有準備好。”
“臣建議派出秘使聯絡漠北的薛延陀、回紇等鐵勒部落,厚加賞賜,甚至許以和親,承諾滅突后冊封其建國稱汗,讓他們叛離突厥,與頡利相斗,咱們則出兵收復朔方、代北,”
“一步一步來,不出年,到時其必然部落盡叛,六畜無余。”
“然后待其有罪,出兵討伐,名正言順,王者之師也。”
李世民捋須點頭,正要開口,目光掃到殿中武懷玉,發現他似乎并不贊同。
武懷玉一聽到和親二字,眉頭不由自主的便皺起來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