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水,那就真只能看天賞飯吃了,真要遇到天時不好,旱死了也沒辦法,但正常情況下,只種一季,除非特別倒霉,一般還是能有收成的,就看雨水好不好,不好的話收成不高。
武家在長安先前種的玉米,就產量挺不錯,能達到畝產四石水平,但也都是水肥管夠,還精心伺弄的情況下才有的小田產量。
一個棒子能脫五兩,兩個棒子作種,在這里可以稀種一畝了。
五娘她們拉來了千多個棒子,可以種上五六百畝。
懷玉打算十一個莊子,每個莊子種上五十畝的玉米,再給豆盧懷讓、韋思仁、李德獎他們送個二三十個,讓他們也種個十畝八畝的。
相比下懷玉倒更看好在這里種土豆,畢竟據說后世中國土豆最好的生長環境在張家口和大涼山,那兩個地方成中國土豆品種的繁育基地,土豆好像在寒涼氣候下更好長。
老家在山南安州的樊家姐妹,來了塞外覺得哪都新鮮,畢竟安陸那也算是水鄉了,甚至經常還能遇上長江漢江發大洪水。
哪里想到過,這還會有這么缺水這么土的地方。
江漢平原的水田,跟這塞北的旱地,差別太大了。
江漢用老黃牛甚至水牛耕地,而在這里,居然還用馬和騾子耕地。
幾個女人也要跟著來地里,還換上了自以為覺得簡樸的衣裙,花布包了頭,提個簍子,也要來播種玉米。
懷玉倒也不反對。
這年頭,連天子都每年春,要帶百官搞個躬耕儀式,讓宰相牽馬皇帝扶犁,親自犁上一壟地,然后侍衛們幫著播下種子,搞塊皇帝的自留田。
皇后也會跟著參與儀式,甚至每年皇后還要搞個親蠶儀式,親自在宮里帶著嬪妃們養蠶織布。
民間的貴族地主們,當然也會在春耕秋收的時候,也會下地做個樣子,以示重視。
樊玄符胃口太大,覺得這邊地便宜,懷玉又是刺史,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挑好地良田,所以來信,可勁的要多買。
好像百錢一畝的地,是白撿一樣,生怕錯過機會。
一邊來信,一邊還派人把錢用馬車裝來,還把程咬金送到長安的第一批獠蠻奴也讓家丁押了過來。
要建一個田莊也并不是那么簡單。
好在這地不是荒地,那都本來也是熟地,就是缺水布局,另外地邊本也有村莊房屋,雖說被梁師都的兵毀了,但修一修也能勉強住著。
甚至水井等也是現成的,清洗一下就能用。
他需要的就是人。
還有農具、耕牛和種子。
現在白城邊市上賣的最火爆的商品,就是農具、耕牛和種子,各種犁耙鋤鏟筐等屯田種地所需的農具,都異常火爆,商隊日夜不停的從關內各地販來,一到貨就搶空了。
耕牛也火,牛不夠那就買馬和騾。
這里雖不缺牛馬,但耕牛需要教犁,不是草原上的牛拉來就能犁地的,沒有個十天半月的教導,能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