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先把內地久戍的府兵換防同,再借機把本地府兵土團等的兵將調整一下。
兩萬四千人,照慣例編了七軍。
中軍和前后軍,這三軍將前往偽梁境內展開夏季攻勢,主要就是去破壞莊稼、牧場,騷擾搶劫的,順便練練兵。
左一左二右一右二這四廂軍,則將分駐于靈、鹽、宥三州,主要承擔城防和邊防任務,守衛長城、州縣、烽堡、防范突厥人。
左右廂這四軍,每軍兩千六,共一萬零四百人,負責留守駐防。
中軍六千人,左右虞侯軍各三千八百人。
靈州都督兼靈武道行軍總管楊恭仁統領中軍,都督府長史兼行營長史武懷玉統左廂,鹽州司馬蘇烈統右廂。
劉蘭成為武懷玉副手,牛見武則是蘇烈副手。
都督府、行營司馬豆盧懷讓負責留守靈州。
總的計劃安排好后,接下來一連好些天,都在忙著發錢遣散府兵回家,給本地府兵分田授地,
重新編伍、調配軍官,調集錢糧軍械。
忙,
忙的天翻地覆。
上上下下都在忙。
好在忙中不亂,有條不紊。
各種措施還是比較到位的,沒有出現什么騷亂,絕大多數內地府兵,都在拿到了賞賜后高興的回家了。
由于粟絹錢一大筆,所以他們可以選擇自己馬騾馱回去,或是雇人運回去,或者是更省便的拿著條子,到長安或是自已老家的州城去取。
不少士兵都不太相信這條子,雖然說不用擔心,但多數士兵還是寧愿自己把糧食在靈州換成錢絹,或是換成牛馬騾鹽奴隸等好帶的商貨,帶回家去。
換成馬或是奴隸,或是香料、金銀其實是最輕便好帶的,當然,也有一定的風險,萬一路上跑了或死了病了,也是損失,香料金銀也會有漲有跌。
許多軍官其實是不甘愿的,但他們被武懷玉他們扣在軍營里,等他們的兵都走了,他們也就成了光桿司令,這個時候再有什么想法也沒有了,也只得領了自己那部份,然后再把在靈州這些年攢下的家當帶著回原內地軍府復原職了。
每天都有大隊士兵,拿著都督府開給他們的路引,趕著牛馬或是牽著奴隸,背著金銀錢帛,成群結隊的往內地趕,個個都很高興。
而靈州這邊的本地府兵、土團,看著分下來的田地,也是一個個笑的合不攏嘴。
不管內地的府兵還是本地的府兵,雖說點選的大多是條件較好的良家子,但武懷玉給的補償確實不少,足夠讓大家都比較滿意。
等這忙亂的上旬過去,靈武道的三路兵馬也終于誓言出征。
楊恭仁再次披上明光甲,他看著這支雄糾糾氣昂昂的王者之師,對懷玉感慨萬千的道,“靈州十年聚起的軍鎮,二郎半月就將他們拆散了,還沒動半點干戈,甚至這新的靈武軍團,士氣更加高昂了。”
“足糧足餉,甲堅械利,且無后顧之憂,自然士氣高昂了。”
李道宗鎮守靈州五年,他走的是另一條路子,而如今武懷玉他們執掌靈武,走的卻又是不同的路子。
沒有誰就是對誰就是錯,只是不同時期形勢不同應對之策也不同罷了。
武懷玉其實現在反而很佩服李道宗,能在當時天下還那么亂,靈武局勢這么危急的情況下,還能把靈州打造的這么團結牢固,甚至還能工商興盛的。
只是如今形勢不同了,過去的那一套已經不再合適,甚至不被允許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