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現在議事的方式,本來是政事堂宰相們堂議模式,三省的宰相們聚一起議事,這樣達成一致后,就不會再出現三省不能很快通過的事情。
當然,李世民年輕嘛,三十歲的天子,即位剛一年多,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也最有進取心的時候,他不可能什么事都交給宰相們去做。
廷議效率很高,各項議題都是很快就有結果,沒有那種爭來爭去扯皮不清的情況。
因為皇帝給廷議也制訂了一整套的議事規則,比如每件事情從匯報到討論,都有時間限制,不能東拉西扯,也不能胡亂攻擊。
相關官員匯報你不僅得匯報問題,還得帶著解決方案,甚至可能還得準備好備用方案,而宰相們也得提前對此做好預案,擬好處置建議。
不許亂發表議題不相關的內容。
就事論事。
之前蕭瑀和陳叔達兩位宰相,就在皇帝面前議事時互相攻擊,東扯西拉,甚至最后擼袖子干勁,結果惹怒皇帝。
蕭瑀后來跟封德彝兩位仆射,也是在皇帝面前奏事時內斗。
今天議題里比較久決不下的有兩件事,一件是今年關東大旱,受災的州縣很多,朝廷雖然也及時下旨免除關東今年租調,但許多百姓受災斷糧,地方上救濟不過來,導致許多關東百姓逃入關中或江淮、山南等地乞食。
甚至也導致關東有些地方出現了流民聚集為盜、為匪的情況。
現在皇帝要求拿出可靠有用的方案來,有些官員建議是要攔截災民,不讓他們出境,必須讓地方官員把自己轄下的災民都控制在原籍鄉里,不許跨縣鄉流動。
讓他們等撥糧救濟。
而有些官員則認為,這次災情較嚴重,如果讓百姓在家中等救濟,可能救濟不過來,肯定會餓死很多人,也必然會有更多饑民為活命而為流竄、為盜賊等。所以不能人等糧,而是人就糧,哪里有糧,就先讓災民往哪去,這樣能提高救濟效率,還能節約成本。
他們甚至建議,眼下一切以救災濟民為主,其它的就不要那么嚴格,諸如百姓去外地,地方官員要全力配合,給路引甚至給干糧,各地官府不得攔截這些災民。
甚至有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們要招這些流民為佃,暫時也當允許,等度過災情以后,到時再來調整。
武懷玉挺贊同后一種政策的。
畢竟以人為本。
災情只是一時的,保住人才是關鍵。
為了賑災,又有官員提出了向大戶借糧借錢,其實這就是變相的征大戶的稅,這種借,一般都不會還的。
這提議遭到不少官員反對,認為沒有依據,這是強行攤派,必然擾民害民。
本就沒打算還,你說借,那不是耍流氓嗎,朝廷要是信用沒了,會出大亂子的。
也有官員建議就不要說借,直接下道詔令,向大戶、商賈直接加征一筆錢糧。
這更狠,幌子都不打,直接搶。
“武懷玉,你是雍州治中,如今雍州十八縣皆你治下,現今大量關東災民涌入京畿,你有什么好的應對處置建議”
皇帝點了武懷玉的名。
別人都在商議事情,唯獨武懷玉在那里剝橘子吃,吃了一個又一個,太顯眼了。
“陛下,臣以為雍州要應對災民,關鍵是兩點,一得有糧,其二是如何賑濟管理,只要災民有口飯吃,就能安定下來,但太多流民聚集,如果不管理好,也確實容易出亂子,所以臣覺得可以分兩步走。
“其一,以雍州衙門名義,向京畿王公貴族或大戶商賈們發行債券,約定好利息,給予票據,到期本息一起兌現。”
“用發債借來的錢,向市場和貴族大戶們征買糧食。”
“利用現在聚集的災民,在關中開展一些土木工程,諸如清理疏通鄭白渠,清理長安漕渠,再比如修橋鋪路等等,以工代賑,災民做工,發放糧食工錢,”
懷玉的這個幾步計劃,確實也挺實在。
針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