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
太子秘不發喪。
呂宋港,紅堡內,武懷玉陷入沉思。
昆侖奴默默的給他燒水沏茶,
銀壺里的水燒開,發出蜂鳴,將走神的武懷玉拉回來。
七天了,
估計承乾早回到長安,在太極殿向百官宣讀了皇帝遺詔,然后宰相們擁立太子登基稱帝了。
正常情況下,這消息很快就會詔告天下,
國喪,
然后就是召天下都督、刺史,分封諸王等回京奔喪,各地官吏軍民為大行皇帝服喪。
七天時間,足夠承乾安排了。
秘不發喪,其實也是常規操作,歷朝歷代,老皇帝駕崩,尤其是在京城以外駕崩,一般都會秘不發喪。
因為在新帝即位之前這段時間,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為防意外,一般都是先秘不發喪,然后等控制了局勢,才會宣布死訊。
從這方面講,
張行成、于志寧、褚遂良、高季輔這些宰相,也是辦事較有章法。
關鍵時候,先秘不發喪,然后調了程咬金統禁軍,并急召了九成宮附近的府兵,護衛太子先回京。
昆侖奴沖泡了兩杯綠茶,
茶香四溢。
武懷玉接過一杯,輕抿了兩口,他在心里估計著此時長安的形勢。
七天了,應當已經完成了最高權力的交接。
沒有誰能妨礙這個交接,
李泰李恪李元景李元昌等皇子皇弟,之前被長孫無忌幾個謀反案全都給貶出京,遠在萬里之外的西域河中、吐火羅地區,
那么遙遠的路途,就算有人用最快的速度通知他們,那收到消息都得是半個月以后了,
他們就算有想法,也根本趕不回來。
而無詔不得回京,等承乾掌握局勢,正公布皇帝駕崩消息時,他們也已經沒機會。
太子給他衣帶秘信,估計也是遇到這突發之事,有些慌,但理應不會有事。
“阿郎,什么時候走?”
武懷玉搖頭。
昆侖奴愣了一下,
“太子請阿郎去長安主持大局,阿郎不去?”
武懷玉端著茶杯,緩緩道,“現在已經是新皇了,”
“為何不去?”
“不是不去,只是現在不去。”
昆侖奴不解。
“再等等。”
“可”
武懷玉做出這個決定,也是深思熟慮,太子私信召他回京,但他打算等朝廷正式的詔令傳到呂宋后再動身。
“我現在是南海觀風使、呂宋都督,無旨豈能隨便進京?”
進京是得進京的,
新皇登基,還是他學生,他這個太尉總得前去恭賀擁護。
“我暫時不進京,你馬上回長安,密切關注京師情況。”武懷玉對昆侖奴道。
昆侖奴悄然離去,
呂宋沒有人知道他來過又走了,
武懷玉也沒有把皇帝大行的消息告訴別人,連樊玄符和武承志他們都沒說。
又過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