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又有消息送達呂宋港,
這次是廣州都督和廣州市舶司一起派船派人,護送了長安使者前來傳旨。
使者還是熟人,張阿難的干孫子,張憲。
一個數次帶兵上陣過的勇悍太監。
“太尉,皇帝大行了。”
張憲長的高大魁梧,除了沒胡子,外表一點看不出是個宦官,一見面,張憲也顧不得這一路風塵仆仆舟車勞累,滿臉悲切的向他通報了喪訊。
武懷玉向他詢問京城現在情況。
張憲也是如實告之。
一切順利。
程咬金帶兵八千,護衛太子先回長安,程咬金親自鎮守玄武門,并派禁軍控制了京城各處城門關口,
一切安排妥當后,
次日早朝,
太子在太極殿公布皇帝駕崩消息,
然后左仆射張行成馬上宣讀大行皇帝遺詔,帶頭擁立太子登基稱帝。
發喪太極殿,宣遺詔,太子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
諸王為都督、刺史者,并聽奔喪,郡王李泰李恪等不在來限。
分封在外的諸王都可回京奔喪,但之前因謀反案而被貶的李泰等諸王,不允許回京。
太子承乾,是在六月初一登基即位的。
今天,已經是六月十三了,新皇即位都快半個月了。
新皇今年三十三歲,做了二十五年太子。
有過豐富的監國留守經驗,皇帝突然駕崩,承乾繼承大統,倒也很順利。
張憲前來,不僅是通報皇帝大行新帝登基的消息,
也還有拜封詔書。
新君即位,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
詔疊州都督英國公李績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于洛陽宮留守。
詔太尉、呂宋都督、楚國公懷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余并如故,賜物三千段。
詔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無忌為檢校侍中,賜物三千段。
新皇詔曰大行皇帝奄棄普天,痛貫心靈,若置湯火,思遵大孝,不敢滅身,永慕長號,將何逮及。
敬順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
大赦天下,內外文武賜勛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及諸州比年供軍勞役尤甚之處,并給復一年。
當初被李世民貶出中樞的幾位宰相,蕭瑀已逝,楊師道仍還是工部尚書。
武懷玉、長孫無忌、李績這三巨頭,終于被新皇召還朝。
武懷玉和長孫無忌都是一步到位,直接拜相,尤其是武懷玉,檢校中書令,還知尚書門下兩省事,
這就是一人主管三省,是新皇對老師的最大信任和倚重。
而長孫無忌做為新皇親娘舅,卻也僅檢校侍中。
李績也終于離開做了八年的疊州都督,但沒有一步回中樞拜相,而是先調去洛陽任都督。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新皇一繼位,就把李績從疊州調到洛陽,下一步回朝復相,也是必然的。
瓊州刺史、晉王李治,加授司空。
左仆射張行成兼太子少師、禮部尚書,右仆射于志寧兼太子少傅、刑部尚書,進黎陽縣公。
中書令高季輔兼太子少保、檢校吏部尚書。
侍中褚遂良晉河南郡公,兼太子詹事。
禮部尚書許敬宗兼太子左庶子。
“陛下請太尉立即還朝。”張憲道。
武懷玉接下圣旨,心里并不意外,承乾跟他的關系那是亦師亦友,久經考驗的。如今承乾剛登基,肯定也希望自己去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