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何止是一個億
“一千五百萬”
權英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少拍一分,我把自己賠給你”
李定安轉了轉眼珠你想的倒挺美
當然,指的是人。
反正這價格已經是不可能再高了。
不看何安邦當即就不吱聲了
其它人也是一臉驚詫。
乍一想,小小的一支玉杯,拍一千萬
玉璽才拍多少
但稍一轉念,又覺得理所當然但凡禮器,就沒有價格低的,比如玉豬龍,拇指或食指長的那么一截,幾千萬的都有
反過來再看,這會兒的范會長,臉已經不是白,而是青了。
雖然不是專門研究近代和明清文物的,但說實話,他自認為自己已經夠專業了。
不信可以問問在場這些“博物館館長”、“收藏協會會長”、“古玩商業協會會長”等等,能像他一樣,把這三只玉杯認全乎的有幾個
知道什么“宗彝”,“虎睢”的,更是少之又少,絕對超不過一巴掌。
問題是,偏偏就是他最愛較真
要說后悔,肯定是有那么一絲絲的,但更多的,還是不信
不信自己走眼的這么厲害,不信只是吳湘的一個學生,就專業到了這個份上
他緊緊的盯著玉斝,心中五味雜稱,旁邊又有人說“我怎么看著這滿文有點不對”
“噌”一下,范會長的眼睛又亮了,“肖館長,哪里不對”
“字頭不對,切音不對,輔音也不對嗯反正我只能翻譯出一個“上天”,其它的都似是而非”
“確定”
我又不是專業學滿文的,這樣的東西,你讓我怎么給伱確定
再說了,既便有九成把握,但除了你范會長,誰又敢這么頭鐵,把話說那么滿
肖館長想了想,又笑了笑“我年輕時在保定,跟著考古隊發掘過一段時間的西陵,學過點滿文,所以懂的也不多就是覺得有點兒嗯,不解,提出來大顆兒探討探討”
你個慫貨。
范會長暗暗罵著,像是自言自語似的“這么一說,這就不是謚號換種說法,這就不是祭祀努爾哈赤的東西嗯,更甚至,不是禮器”
他聲音不大,卻足夠身邊的人聽到。神情迷茫,擺明是在苦苦思索,所以,你還不能說他是在質問、質疑。
李定安一下就樂了,這位較真歸較真,但并非沒心眼。
他很認真的看著肖館長“肖館長,你再想想嗯,我敢肯定,這玉杯上的滿文,和你學過的滿文,差別非常非常的大”
扯什么淡
滿文就是滿文,還有差別的說法
肖館長暗暗腹誹,本能的就想嗆一句,而話都到了舌根子底下,他又突然愣住。
好像真就有差別
稍一頓,肖館長又一頭的汗怎么把這個給忘了
差一點就自個扇自個一巴掌。
因為從努爾哈赤始創開始,滿文被改過太多次,而且變動極大皇太極小改了一次,順治大改了一次,康熙又大改了一次,直到康熙晚年時期創御制清文鑒序,才徹底定形,也就是延用至今的這一種。
而清西陵從雍正時期始建,凡滿文自然用的是新文,他學的當然也就是這一種。
但如果返過來,和順治時期的滿文做對比,豈不就是似是而非
想到這里,肖館長的臉下意識的紅了一下,碰了碰范會長“老范,我看錯了,這東西是對的”
怎么又成對的了
你能不能有點原則
范會長低聲問“怎么回事”
“這是努爾哈赤初創的老滿文,缺點太多,所以順治建國后就開始完善,一直到康熙我學過的嗯,和這個不一樣”
范會長一臉懵逼,剛剛緩過來一些的臉色又青了。
這么一說,正因為這上面的滿文似是而非,反而證明這東西確實是禮器,更加證明,真就是順治時期的